驼背,也称为脊柱过度弯曲,是一种在胸椎和骶椎区域通常会过度向外凸起的脊椎畸形。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多样,可能源自退化性的椎间盘疾病、发育异常,特别是 Scheuermann 病、哥本哈根病、骨质疏松伴随的椎体压缩骨折、多发性骨髓瘤或外伤等。正常的胸椎从第一胸椎延伸到第十二胸椎,应该有轻微的驼背角度,范围为20° 至45° 之间,但当"圆度"增加超过45° 时,就会被称为驼背或"过度驼背"。
Scheuermann 病是过度驼背的最典型形式,这种情况通常在青春期时期发展,造成的是受夹的椎体,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并且这种情况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驼背的病理学定义上是脊柱的病理性弯曲,其中脊柱的某些部分失去了一些或全部的正常弯曲轮廓,导致背部形成弯曲的姿势。这和侧弯(脊柱向侧面弯曲)的情况有所不同。大多数驼背的病例比较轻微,只需定期监控,但严重的病例则可能造成极大的不适和疼痛,甚至影响呼吸、消化、心血管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健康,大大缩短寿命。
关于驼背的分级与类型,通常根据 Cobb 角度进行严重程度的评估。驼背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例如最常见的姿势性驼背,与驼背的外观及造成的影响有很大的阴影。根据研究显示,姿势性驼背通常可以通过更正肌肉失衡来逆转。
在年长人群中,这种驼背可能被称为"妇女驼背",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重度驼背病例患有椎体骨折的情况。
Scheuermann 驼背的病人则可能无法自觉地修正姿势,因为顶点的曲度在胸椎部位是非常坚硬的。此类病人经常出现疲劳感,因为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肌肉努力来保持正常的站立或坐着姿势。目前,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在家庭中往往存在遗传的倾向,许多接受手术的患者都是因为 Scheuermann 病。
除了遗传因素,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驼背的形成。例如儿童时期的维他命 D 缺乏,可导致佝偻病,使骨骼变得柔软,逐渐出现驼背的情况。外伤引起的驼背则是一种由于未经有效处理的椎体骨折所导致的驼背。对于这些较严重的病例,手术可能成为必要的治疗选择,但手术本身也伴随着一定风险,且术后的效果与持久性仍不明确。
据估计,驼背的脊柱融合手术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约为 5%,这与侧弯手术的风险相似,实际的并发症率可能更高。
随着医学进步,现在的治疗方案已经多样化,包括物理治疗、支撑背带和手术等。对于较轻微的姿势性驼背,适当的物理治疗和锻炼可以减轻不适感,并有效改善姿势。而在青少年患者中,支持性背带的应用有助于长期维持脊椎的健康曲度。
此外,脊柱成形术(Kyphoplasty)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由椎体崩溃引起的进行性驼背变形,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修复受损的椎体。这些医疗手段及时对患者提供了帮助,但驼背的存在仍然引发了许多人关注和思考:在重视美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驼背这一种影响外观的健康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