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选举中,墨水的使用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墨水被称为选举墨水,主要用于投票时为选民的手指上色,以防止重复投票等选举舞弊行为。选举墨水的成分以及它在指尖上留下的痕迹,至今仍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
选举墨水的有效性体现在其阻止选民重复投票的能力上,特别是在缺乏标准化身份证明文件的国家中。
一个典型的选举墨水应用方式是将其涂抹在选民的左手大拇指上,特别是指甲与指尖的部分。这样的方式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去除,有效地防止了选民在同一天的选举中重复投票。不同国家对应的涂抹方式不尽相同,如斯里兰卡则选择在左手的小指上涂抹墨水。常见的施墨方法包括浸泡式瓶子、刷子式瓶子、喷雾瓶,以及标记笔等。
这种墨水通常包含紫色颜料及银硝酸盐,当接触紫外光时会在皮肤上留下持久的痕迹。根据需求的不同,墨水的银硝酸盐浓度可达到10%、14%或18%。尽管大部分选举墨水是水基的,但有时也会加入如酒精等溶剂以加快干燥速度。对于重复使用的选民来说,选举墨水的持久性可以是一种烦恼。
尽管通常水基的选举墨水有良好的持久性,但高于18%的银硝酸盐浓度对于延长染色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银硝酸盐对生皮细胞没有光敏反应。
选举染色会在皮肤上持续约72到96小时,并在指甲及指尖区域保持2到4周的长久性。然而,这种痕迹在完全替换为新指甲之前,可能长达4个月才会消失。选举墨水的颜色通常为紫色,但在2005年的苏里南立法选举中,橙色墨水取而代之,它能与国家颜色相呼应,更易为选民接受。
标记笔的使用效率远高于其他使用方式,500毫升的标记笔能够为600名选民上色,而浸泡式瓶子只能为1000名选民服务。虽然浸泡式瓶子能够留下更浅的痕迹,且持久性稍强,不过标记笔在成本和运输上大幅降低了选举组织者的负担。
标记笔留下的痕迹较小,更受选民的青睐,尤其是在只需可靠持久3到5天的场合。
不过,选举墨水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在秘鲁的武装游击队“发光道路”就曾威胁要对沾有永恒墨水痕迹的人下手。在2004年阿富汗总统选举中,受到了关于选举舞弊的指控。此外,在马来西亚的2008年大选中,选举当局因担心选民的投票权受到影响,而提前取消了使用墨水的计画。
多个国家在各自的选举活动中都曾应用过选举墨水,包括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等近30个国家。不同国家的使用方法、效果和结果呈现出一定差异,最终仍以维护选举公正为首要目标。
在选举中墨水的成效与持久性无疑让许多选民在投票过程中感到更有保障。然而,是否会因为这种墨水的使用而影响选民的选择自由与行使权利,则值得深思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