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面临气候变迁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企业开始承诺实现碳排放“净零”目标。然而,实现此目标并非易事。许多人提出了一个关键解决方案:碳二氧化碳去除(CDR),这是一个通过人为活动将二氧化碳(CO2)从大气中去除并永久储存的过程。当然,这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涉及政策、经济、社会和道德等多方面的挑战。
CDR是补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工具,尤其在某些技术上难以消除的排放上,如农业和工业排放。
碳二氧化碳去除(CDR)是指人类活动除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长期储存的过程。这些去除过程可以包括在地质、陆地或海洋储存 CO2,或将其固定在产品中。虽然CDR常被纳入气候政策和减排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努力。
CDR的方法可分为几个类别,包括:
估计到2023年,CDR每年可以去除约2千万吨的CO2,相当于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4%温室气体。
要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全球排放必须降低到净零。在这个过程中,CDR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某些排放类型难以消除的情况下。这包括来自农业的氮氧化物排放、航空排放等。CDR能帮助弥补这些排放,逐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
CDR不是应对气候变迁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它是在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CDR方法的潜力由许多专家认可,但批评者指出,必须明确认识到CDR不能作为减排的替代品。依赖于CDR可能导致延迟我们在当前减少排放方面的努力,这样的风险被许多专家视为一种道德危机。他们告诉我们,未来几十年内,必须将重心放在减排上,而不是期望CDR技术来弥补我们的缺口。
不同的CDR方法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差异很大。大多数以生态为基础的去碳方法,如再造林,其成本较低,约为每吨100美元,但一些高科技解决方案如直接空气捕获的成本则高达每吨250至600美元。这使得相比之下,相对于更长期、稳定的碳封存,许多短期解决方案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根据最近的研究,如果充分部署当前的CDR技术,未来全球每年可以去除高达10千万吨的二氧化碳。随着更多国家和企业承诺严格的减排目标,CDR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此外,许多国家正加大对CDR的资金支持,例如美国和瑞典的政策改变,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创新技术。
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目标,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技术发展能否跟上我们对于气候永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