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石墨烯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由两层石墨烯组成。这种材料自2004年首次报导以来,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双层石墨烯的结构对其电子特性有重大的影响,这不仅改变了该材料的基本行为,同时也开启了潜在的新技术应用,例如在电子器件和能源存储设备中。
双层石墨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为AB或伯纳利堆叠,其中一半的原子位于下层石墨烯六边形中心之上,而另一半则恰好对齐于下层的原子。相对于AA堆叠结构,AB堆叠结构的稳定性更高,并且其电子性质也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AB堆叠结构的结合能量高达17.7(9) meV每个原子,而AA堆叠则为11.5(9) meV每个原子,这意味着AB堆叠结构更加稳定,进而影响其电子传导性。
双层石墨烯的带隙为零,呈现类似半金属的性质。然而,研究显示通过施加电场,可以为双层石墨烯引入可调的带隙。这一理论在2009年得到了实验验证。这样的带隙调控不仅提升了双层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潜力,还使得对其在量子器件中的应用呈开放态度。
2014年,研究人员确认在双层石墨烯中出现了较为复杂的电子态,尤其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并显示可以通过电场进行调控。这些发现对于未来在拓扑态材料以及量子计算中应用双层石墨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当双层石墨烯的旋转角度调整为1.1°时,会出现超导性,这一发现挑战了科学家对石墨烯应用的想象。这也引发了「扭曲电子学」的研究热潮,对于未来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具有革命性影响。
Jarillo-Herrero表示,未来可以「想像利用石墨烯制作可开关的超导晶体管,这样的技术将带来许多量子器件的新可能。」
双层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低带隙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场效应晶体管(FET)和隧道场效应晶体管中。此外,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双层石墨烯的结构可显著增强锂离子的扩散,使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
双层石墨烯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为新型电子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潜力。随着对双层石墨烯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你是否能想象到,未来的科技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