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当今材料科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特别是由两层石墨烯结合而成的双层石墨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探索新的电子特性及其潜在应用的全新平台。自2004年初次被发表以来,双层石墨烯在结构、合成以及调控带隙等方面的研究都给予了科学界极大的启发和惊喜。
双层石墨烯 可分为AB(Bernal堆叠)和AA堆叠形式,AB堆叠中有一半原子位于下层石墨烯的六边形中心上,另一半则与原子重叠。相对而言,AA堆叠则是两层完全对齐。 AB堆叠结构的稳定性高于AA堆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被偏好使用。这个独特的结构特征不仅让科学家们了解双层石墨烯的物理行为,还成为调控其电子特性的基础。
目前,双层石墨烯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石墨中剥离而来,另一种则是化学气相沉积(CVD)。例如,在2016年,Rodney S. Ruoff等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利用氧活化化学气相沉积制得大规模单晶双层石墨烯,为未来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与单层石墨烯不同,双层石墨烯在没有外部影响时并不显示带隙,这使得它呈现出半金属的特性。然而,近年来研究显示,当施加电场时,这种材料的带隙可以被调控。早在2007年,研究者就已预言透过电子位移场的施加,可以在双层石墨烯中引入带隙,并在2009年实验上证实了这一理论。这一发现开启了开发新型电子器件的可能性。
“电场这一外部因素不仅能改变材料的带隙,还可能引入全新的电子行为,促进未来电子技术的创新。”
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双层石墨烯中存在着复杂的电子态,例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材料科学的基本观念,也表明在外部电场的调控下,这些复杂态可以被有效地调整。
另值得注意的是,双层石墨烯显现出的激子凝聚特性为其在量子资讯技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激子由电子和空穴组成,使双层石墨烯成为潜在的博斯–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实现场所。此外,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Pablo Jarillo-Herrero及其团队报告了双层石墨烯在特定旋转角度下的超导性,证实了这一现象开创了全新的物质状态。
“这使我们想像可能会制作出可切换的超导晶体管,这对于量子装置的前景至关重要。”
双层石墨烯不仅在调控带隙方面表现出色,还在其他应用上如场效应晶体管及超快锂扩散等方面显示出了潜力。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的开发中,双层石墨烯因其出色的导电性和扩散特性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的研究显示,双层石墨烯的表面结构及其不堆叠性质皆可被调控,让材料在不同环境下展现最佳的性能。这不仅使得双层石墨烯成为新型材料的导向,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去探索更多的应用。
在研究各种新型材料的背景下,双层石墨烯为我们展示了无限的潜力,但其究竟能解决哪些目前技术尚未克服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