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样疾病(ILI),又称为流感样综合症或流感类似症,是由多种潜在病因所引起的一组常见症状的医学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流感样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烧、颤抖、全身无力、干咳、食欲不振、身体疼痛、恶心,以及突然发病的打喷嚏。这些症状大多源自于免疫系统活化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因此往往具有相对非特异性的特征。
流感样疾病的常见原因包括普通感冒和流感,尽管普通感冒的发生率较高,但流感的病程通常更为严重。
流感样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不仅限于流行性感冒。它的根源可能来自多种具侵袭性的病原体,从相对轻微的自限性疾病(如肠胃炎、鼻病毒感染)到危及生命的重症疾病(如脑膜炎、败血症及白血病)皆有可能。这使得流感样疾病的确诊与处理变得复杂。
在技术上,任何对流感的临床诊断都可被归类为流感样疾病,而不仅仅是流感本身。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流感疫情的高峰期,大多数的流感样疾病病例并非由流感病毒引起。据估计,在美国,每位成年人平均每年会经历1到3次流感样疾病,而每位儿童可能会有3到6次。流感病毒的监测由全球超过110个国家流感中心的网络来进行,这些中心会依据流感样疾病患者提供的样本检测流感病毒的存在。
在美国,2008至2009年的流感季节中,通报的样本中,仅有14.1%呈阳性。
流感的检测样本主要来自患者的呼吸道,通常由医生或护士采集并送往医院实验室进行筛查。这里有多种提取呼吸道样本的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干棉花棒在鼻部擦拭。
引发流感样疾病的感染性疾病还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疟疾、急性HIV/AIDS感染、单纯疱疹、肝炎C、莱姆病、狂犬病、心肌炎、Q热、登革热、小儿麻痹、肺炎、麻疹、SARS及COVID-19等。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流感样疾病的出现,如许多生物制剂(如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和化疗药物。不仅如此,流感疫苗以及其他疫苗接种后也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还有物理上依赖的个体在停用鸦片类药物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流感样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发热、疲劳、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数天内自行消失。
诊断流感样疾病需要医生运用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的结合,必要时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认病因。当流感疫情爆发时,许多案件被误认为猪流感,这需要仔细的回顾病历及接触史来进行鉴别。
流感样疾病也出现在部分马匹中,常见于施打疫苗后。对于这些马匹而言,轻度运动有助于加速病情恢复。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也可在施打疫苗时与之同用以减轻病征。
流感样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却隐藏着多种不同的潜在原因。我们所熟知的流感并不总是罪魁祸首,事实上,许多感染能够导致相似的症状。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识别流感样疾病的根本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