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每年美国有多少人因生肉而生病?

在美国,生肉的消费量一年比一年高,却伴随着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每年美国有大约7600万人因食源性疾病就医,其中有不少是因食用了未经充分烹调的生肉引起的疾病。

「生肉的消费在某些文化中是传统,但却也带来了更高的感染风险。」

生肉是指任何未经烹调的动物肌肉组织。尽管大多数肉类在食用前都会经过烹调,但一些传统菜式如生鱼片、牛肉塔塔以及生蚝等依然受人青睐。根据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多州研究,食源性病原体导致的年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估计在93亿至129亿美元之间。

每年约有325,000人因食源性疾病住院,其中大约5,000人因此丧生。这些数字背后,涉及的许多病原体主要源于生肉,包括淋病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病原体可导致严重的肠道损伤,对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或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尤为危险。

「沙门氏菌在禽肉中最为常见,而E. coli则主要存在于牛肉。」

生肉的主要感染源在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这与不当处理、交叉污染有关。尤其是在家庭厨房中,许多家庭并未意识到这些潜在危险。一项研究显示,14%的消费者在使用生肉后并未清洗烹饪用具,75%的消费者对于将生肉放置在冰箱上层也毫不在意,这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

生肉中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等。这些病原体在牛肉、家禽、海鲜等不同种类的肉中都可能存在,而海鲜中的疾病携带者,如生蚝,则经常引发腹泻及长场的肠道疾病问题。

「全球化和食品市场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行为的不当,都使得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令人担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食物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交叉污染的风险也随之提高。民众在购买和处理食物时缺乏足够的认知与意识,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生肉相关疾病的流行。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历史,在1890年代,对美国肉品品质的质疑引发了政府的首次肉类检验法规制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肉类的检验和监管标准不断完善,以确保所有食用的肉类均可安全食用。在1996年制定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旨在从源头减少病原体的暴露。

即使法律和规范已经存在,真正的挑战在于消费者的行为。根据一项研究,19%的人在处理生肉后并未洗手,20%的人喜欢吃颜色仍为粉红色的汉堡,这些都表明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识的不足。虽然目前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已有不少措施,但在消费环节的行为依然需要改善。

「正确处理和烹调食物是预防生肉引起疾病的首要措施。」

无论是在餐馆还是家庭食堂,一个基本的安全常识就是:生肉必须在专用的切菜板上处理并且要彻底烹调以杀死病原体。此外,对于生肉的正确储存和处理也同样重要。大多数人应该意识到生肉在冰箱中可能产生的交叉污染风险,以及应该进行的清洁措施。

这些数据和研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看待生肉,以及我们在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中的角色。随着风险在增加,我们的应对方法又是否真正跟得上现实的挑战呢?

Trending Knowledge

危险的美味:生肉中隐藏着哪些致病菌?
生肉通常是指任何类型的新鲜动物肌肉组织,市场上可用作食物。然而,生肉的消费引发了许多关于卫生和安全的担忧。在各式各样的传统佳肴中,例如生鱼片、牛肉塔塔、米饭包生肉等,都包含了生肉的成分。尽管许多人享受这些传统精致美食,我们必须意识到,生肉在提供美味的同时,也可能是致病菌的温床。 生肉的消费风险 虽然大多数肉类在食用前都会经过烹调,但有些传统食物依然采用生肉或未充分加热的肉类。根
生肉的魅力:为何世界各地都爱生吃肉类?
在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中,生肉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日本的寿司和刺身、中东的鹰嘴豆泥、还是法国的塔尔塔牛肉,生肉的存在折射出不同文化对食材原始风味的追求。然而,伴随着生肉的食用,食品安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生肉的多样性与流行原因 生肉并非单一的食物类型,而是各种动物肌肉组织的总称。其中,牛肉、羊肉、猪肉、鱼类和海鲜等不同肉类都有其独特的生吃方式与料理形式。生肉之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