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葡萄牙神经科医生Egas Moniz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这就是脑血管造影。这项技术不仅为神经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成为诊断和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工具。脑血管造影利用X光技术,通过注入对比剂来呈现脑部血管的清晰影像,使医生能够检测出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各种异常情况。
脑血管造影的引入,使得过去难以确诊的病症,变得清晰可见,并开启了即时治疗的新可能性。
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是Egas Moniz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选择合适的动脉进行插管,将导管推进到颅内动脉,并注入对比剂。随着对比剂的扩散,医生能够拍摄到一系列的X光片,这不仅有助于确诊,还能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项技术不仅用于诊断,还能在同一过程中进行治疗。例如,在发现动脉瘤后,可以透过导管将金属线圈引入动脉瘤部位,促进组织连结形成,有效加固血管壁。此外,随着内血管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血管造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多元化治疗的一部分。
自脑血管造影问世以来,神经医学界已见证了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到综合治疗方案的转变。
脑血管造影的过程相对复杂,需先进行详细的病史和神经检查,确保病人身体状况适合该程序。进行造影前,医生会仔细检视影像资料和血液参数,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根据月台位置,选择进行股动脉还是桡动脉插管,并使用合适的导管以确保最佳的影像质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这项程序时,有些情况是禁忌的,例如对比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及凝血障碍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脑血管造影使医生能够透过造影片,寻找各种颅内及颅外疾病的迹象,包括中风、脑动脉狭窄等问题。
虽然电脑断层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已在临床使用,但脑血管造影提供的血管内径和血管结构的分辨率仍然无法比拟。因此,它依然是检测颅内动脉瘤及评估内血管栓塞的标准技术。
不过这项技术也是有风险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股部血肿,发生率约为4%。而短暂缺血发作的风险为2.5%,而导致中风的永久性神经缺陷则约0.1%。
这些风险意味着在采用这种诊断技术时,医生需在治疗的益处和风险之间做好仔细的考量。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血管造影的应用范围及治疗效果正在不断上升。
回望Egas Moniz那历史性的首次脑血管造影,今天的医学技术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开启了众多神经病理学的研究与治疗视野。
脑血管造影的诞生推动了神经医学的快速发展,从单一的诊断技术逐渐转型为治疗的一部分,影响深远。未来,透过技术的持续进步及新方法的引入,这一领域将如何演变,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