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增加,社会责任投资(SRI)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和机构的首选策略。社会责任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追求财务回报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考虑道德、社会和环境目标的投资方法。然而,这种投资方法不仅追求积极的回报,还会主动排除某些行业,以实现更高的伦理标准。
社会责任投资鼓励企业采取他们认为促进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人权的做法。
在当今的投资环境中,许多社会责任投资者会避免投资于那些他们认为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业。例如,酒精、烟草、快餐、赌博、色情、武器、化石燃料生产及军事相关企业都是被普遍排除的行业。这不仅反映了投资者的道德立场,也反映了他们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度,这些行业常常面临着激烈的社会批评和法律风险。
在这种投资策略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成为评估企业的一个重要组件。这些标准帮助投资者识别那些在长期内可能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企业。随着该理念在投资界的扩展,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开发ESG评分系统,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投资决策依据。
测量社会、环境及伦理问题是复杂的,依赖于需求和情境。
历史上,社会责任投资的概念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贵格会,它们最早禁止其成员参与奴隶贸易。这种精神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的社会责任投资者。投资者遵循着类似的不损害邻里和避免投资于有害行业的基本原则,像是化学制造和皮革制造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可能危害工人的健康。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责任投资逐渐演变为一种更广泛的评估工具,涵盖性别平等、工人权益等多个层面。
例如,在1960年代的社会运动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投资组合中与种族歧视和战争相关的公司排除在外,这些行业在民权运动中受到谴责。社会责任投资不仅仅是消极选择,它也代表了一种主动追求改变的方式,许多社会责任投资者会通过股东权益倡导与企业沟通,以促使其改变不当行为。
在当前的市场中,社会责任投资的策略多种多样。这些策略不仅包括负面筛选,即将某些行业排除在外,也包括正面投资、股东压力及社区投资等方法。如果某企业涉及上述行业,该企业的股票便会被排除在投资名单之外。
社会责任投资者正在转向更加积极的方式,主动参与企业治理以促进社会变革。
此外,地政府控制的基金,如挪威政府养老基金,也逐渐被要求遵循这些伦理投资的原则。例如,他们的投资政策明确指出要避免对不道德行为的投资,如对人权的严重侵犯或环境灾害的贡献。这些政策反映了公众对于伦理投资的明确要求,并促使政府机构在其投资策略中实行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责任投资的普及,许多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也开始纳入ESG标准。这标志着金融市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投资者也在评估潜在的投资时,优先考虑那些符合伦理标准的公司。但这也呼唤一些质疑,是否重视道德的投资选择真能平衡财务回报与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投资已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在这样的变化中,社会责任与财务表现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根据市场最新数据,忽视ESG问题可能使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这使得投资者进一步重视其投资组合的社会责任问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及频繁的自然灾害,投资者对于其资本运用的道德考量愈发明显。如何在追求经济回报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每位投资者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