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奎尔凡综合症(De Quervain syndrome)是指控制拇指运动的两条肌腱,因为它们在腕部的肌腱鞘受到压迫而导致疼痛和不适。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手腕拇指侧的疼痛,对于拇指的外展运动会感到疼痛,甚至会造成拇指的活动不平衡或卡顿感。尽管这种疼痛的出现时间可以是逐渐的,但有时也会突然显现,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其他损伤。
德奎尔凡综合症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和身体检查。
诊断的过程中,如果在抓住自己的拇指形成拳头时,当手腕向内弯曲时疼痛加剧,则这有助于支持诊断的准确性。该病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减少炎症、恢复拇指的运动功能,并保持手腕、拇指和手指的运动范围。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托架固定拇指和手腕,以及使用非类固醇消炎药来舒缓疼痛。虽然类固醇注射也是一种选择,但其效果对病情的自然历程未必有改善作用。
德奎尔凡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腕的拇指侧出现疼痛与压痛,手腕拇侧的肿胀或增厚,拇指的外展时疼痛,以及使用受影响的手侧握持物体时的困难。这些疼痛在拇指与手腕活动时会加剧,且可能辐射至拇指或前臂。症状的出现常常是逐渐的,但也可突然显现,这使得许多人容易将其误解为急性损伤。
尽管德奎尔凡综合症的具体成因尚未确立,但有专家质疑与活动或职业有关的因素。研究显示,某些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如腕部的弯曲和扭动动作,似乎对这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影响。那些随着快速重复的动作,例如捏、抓、推或拉的工作者,尤其容易受到该症影响。此外,家务劳动中如切菜、摇洗、清扫等活动也被提出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
有报告指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在怀孕期间及产后更为普遍。
在德奎尔凡综合症中,受影响的肌腱是短拇指伸肌和拇指外展肌,随着时间推移,其肌腱和滑膜鞘会发生非炎症性增厚。此时,从前臂通往手部的腱道会形成细胞变性,与慢性退化过程一致,而并非单纯由于炎症或急性损伤所造成。这种病理结构在新妈妈的德奎尔凡综合症病例中也常可见到。
德奎尔凡综合症的诊断通常基于病人病史和物理检查,也可藉由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关节炎或其他病因。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修改版的Eichoff测试。进行此测试时,检查者会在病人的拇指握在拳头中时,向内侧偏移其手。如果在距骨的远端出现剧烈疼痛,则可以推断为德奎尔凡综合症的可能性大。
大多数德奎尔凡综合症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都能自愈,虽然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支持此观点。对症治疗(缓解治疗)可通过佩戴托架来固定手腕和拇指,以减轻疼痛。非处方的消炎药物或对乙醯氨基酚也可以缓解症状。 2013年的系统性回顾及荟萃分析显示,类固醇注射可能对约50%的病患有效,但这些结果仍未与安慰剂比较,故其效果仍不明确。最终,对于那些症状持续不改善的患者来说,手术干预可以提供良好的缓解效果。
从1895年首次提出此病以来,对德奎尔凡综合症的诊治有了显著进展。无论如何,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科学界进一步深入挖掘,究竟这种疼痛的根本成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