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对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是「高功能自闭症」这一术语的使用减少,这在医疗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何在?
高功能自闭症(HFA)本来是用来描述那些智力正常但在社交互动和沟通上存在困难的自闭症患者。这些个体通常言语流利且智力水平至少在平均水平,但他们的特征却包括重复性的行为模式以及情绪表达的困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医疗专家和自闭症患者呼吁停止使用这一术语,因为它过于简化,无法真实反映一些自闭症患者所面临的挑战。
「高功能自闭症」这一术语在过去的使用方式与阿斯伯格综合症非常相似,而后者在当前的诊断标准中已被淘汰。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都未将HFA列入正式诊断范畴。相对的,最新的DSM-5-TR对自闭症进行了分级,根据支持需求的不同分为三个级别。其中,自闭症1级的需求相对较少,最接近于「高功能」的概念。
心理学家对高功能自闭症的定义主要集中在言语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延迟上,特别是在三岁之前的发展。与此同时,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排除语言延迟的可能性。
高功能自闭症的特征包括:言语推理能力较低,视觉/空间技能较好(如具有独特的艺术才能),独立生活能力差,以及对多种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此外,HFA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同理心的能力,这些患者普遍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一定的社交天真。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4:1,但在HFA人口中,这一比例有所减少。
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的共病情况与自闭症相似,虽然智力障碍不包含在HFA的定义中,但约40%至55%的自闭症患者实际上也可能有智力障碍。针对HFA的研究显示,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妥瑞症、多动症以及强迫症等都是常见的共病。
多项研究指出,HFA和强迫症在与血清素相关的异常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显示HFA患者在犯罪人群中相对于普通人口的比例较高。这一现象引发了研究者的深思,部分案例研究将HFA患者的社交天真和缺乏同理心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这无疑使人们对这一群体产生了新的认识。
随着对自闭症认识的深入,专家们呼吁寻求更具包容性和准确性的术语来描述不同类型的自闭症。具体而言,HFA这一术语的逐渐消退反映了对自闭症患者复杂性的重新评估,以及对他们所需的支持和理解的重视。面对这样的变化,精神医学界及整个社会应该如何调整对自闭症的看法及应对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