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兹·约瑟夫·伽尔(Franz Joseph Gall)是一位德国神经解剖学家、生理学家及心理学界早期的先驱。他的研究显示,心理功能的区域性与大脑结构有关,这一观点在当时是相当具争议性的。他的学说被认为是仿生学的一种,但无论如何,伽尔对神经心理学的贡献对于精神科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引人深思。
伽尔于1758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富裕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市长,这样的背景让他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自小伽尔就对周遭的人有所观察,他注意到同学之间的差异,并开始思考这些差异如何与大脑的功能有关。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他早期的研究兴趣逐渐明确。
伽尔的早期观察为他日后开展神经解剖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对同班同学头型和面部特征的观察,伽尔发展了所谓的「器官学说」和「颅相学」。透过颅相学,伽尔试图根据头颅的形状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认为,人类头颅表面的高度和不规则性反映了大脑下方的压力分布,并且不同的脑区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功能。
伽尔断言「有27种基本心理功能」,例如记忆力、机械能力和诗歌才能。
1800年,斯普兹海姆因参加伽尔的公开讲座而成为其助手,并在随后几年里成为伽尔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二人在1813年分道扬镳后,斯普兹海姆为伽尔的理论命名为「仿生学」,并发表了自己的相关研究。这段合作虽然短暂却对仿生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伽尔的理论在当时遭遇了许多反对声音。宗教领袖和科学家对于其关于大脑区域性的假设表示质疑,认为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而一些批评者甚至指控伽尔抄袭了早已提出相关观点的科学家。伽尔的学说对社会的冲击使他在奥地利失去了教职,最终他来到法国寻找更为友善的学术环境。
伽尔在巴黎的接受程度很高,但依然面对着来自当局和科学界的挑战。
尽管伽尔的理论在当今已被大多数科学界认为是错误的,但他所开创的神经区域性研究却为现代神经科学铺平了道路。他的观察与实验方法影响了后来对大脑功能的探索。今天,我们在讲述心智与行为时,无法不提到伽尔的贡献。
即便伽尔的仿生学已成为旧时代的遗物,他的学术精神却依然在当代光芒四射。
伽尔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中虽然会面临许多反对与质疑,但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精神不应该因此而消减。这段学术旅程是否会激发更多人对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