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或电流伤害是指当身体直接接触电流时,皮肤或内部器官所承受的损伤。这种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组织的阻抗以及接触的时间长度。当电流非常小时,人体可能只会感到微弱的麻木感,然而,即使是那些看似无害的低强度电流也可能出乎意料地使人受伤,因为惊吓或肌肉强烈反应导致受害者意外跌倒或扭伤。相较之下,强电击可导致严重的肌肉痉挛,甚至可能使关节脱臼或骨折。
「在电击中,肌肉控制的丧失可能使受害者无法自我脱离电流源,这在高处如电线上时尤其危险。」
大电流的接触还可能产生组织损伤并触发心室颤动或心脏停顿。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0人受到电伤,造成接近1,000人死亡。如果电击导致死亡,通常被称为「电死」。这种伤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接触到带电的电线或设备,尤其在高压环境中,电压甚至可能穿过空气跳跃到人体。
电流通过心脏时,便有可能引发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心脏的正常功能依赖于电信号的有序传递,高达30毫安的交流电流(AC)就足以引发心室颤动。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电流仅为1毫安,也有可能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造成心脏问题。
「当心脏的肌肉纤维异常独立运动时,将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
进一步观察发现,约110V至230V的家庭电源在持续超过一秒的情况下均可引发心室颤动。这足以让人开始思考:这些电流是如何改变身体内部的重要生理过程?
除了心脏危险外,电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电击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失去控制。这种状况下,受害者可能会出现从麻木到完全麻痹的多种神经系统问题,并可能引发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经历电击后,有些人可能会感觉低自尊或对电流产生强烈恐惧,这些都显示出不容忽视的心理影响。」
为了减少电击伤害的风险,国家电气代码和相关规定建议使用低电压系统,并在使用电气设备时提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对于电气设备在户外工作的风险,使用剩余电流装置(RCD)能够有效防止电流泄漏,并降低受伤机率。专业的电工需要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安全。
此外,各种家用电器应具备双重绝缘系统,以防止直接接触到带电部件。安装适当的防雷装置和定期检查电气系统对于预防意外也极为重要。
电流的影响远不止于经典的物理伤害,它可能对人体的各种生理系统,从心脏到神经系统,甚至心理健康都产生潜在风险。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电流的使用是否应该更谨慎,尤其在面对不为人知的潜在危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