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代以来,罗兴亚人一直面临来自缅甸的系统性迫害。这个穆斯林少数民族被许多缅甸佛教徒视为非法移民,尽管他们已在当地生活了几代人。如今,数十万罗兴亚人的逃亡球场已经转向孟加拉,寻求庇护的他们却发现自己置身于极度艰辛的境地。
自2017年8月25日以来,已有超过723,000名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在联合国大会上,孟加拉总理希尔达‧哈希娜提及目前孟加拉境内的罗兴亚难民总数达到110万。
这场人道危机的背后,是持续数十年的民族和宗教迫害。随着2017年缅甸军方的「清剿行动」展开,许多人被迫逃离自身家园,面对失去亲人和生活一切的痛苦。在孟加拉的难民营中,他们被迫面对拥挤的居住环境,缺乏必要的食物、清洁水源及卫生设施。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孟加拉政府获得了近五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旨在改善罗兴亚难民在健康、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难民营中的基础设施日益紧张,导致人道救援需要与日俱增。大多数罗兴亚难民在这里缺乏教育资源,生活运作完全依赖于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的支持与援助。然而,随着新一波暴力事件的发生,这些支援并未能缓解难民的困境。
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估算,自清剿行动开始至今,已有超过24,000名罗兴亚人在缅甸境内遭到斩杀,而妇女和女童的强奸案件则多达18,000起。
随着局势的恶化,「再迁」计划被提出,然而这一举措被人权活动家批评为不人道。孟加拉政府将一些罗兴亚难民转移至偏远孤岛Bhasan Char,尽管当地生活条件堪忧,并且在高涨潮水期间,这片土地几乎会被淹没。
而在孟加拉湾的恶劣气候和不稳定环境中,最近发生的火灾再次将难民的生存问题推向无底深渊。 2023年3月,Cox's Bazar的Balukhali难民营发生大火,约有12,000人失去庇护所。
人道救援工作者指出,难民面临的健康挑战尤为严峻,包括传染病的流行,以及精神健康的重大问题。
由于缺乏资源,健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难民营中出现了多种传染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肠道疾病。对于弱势群体,包括孕妇和幼儿,这样的健康风险的威胁更为迫切。
精神健康同样是亟需关注的问题。受创伤困扰,许多罗兴亚难民面临创伤后压力症、抑郁和焦虑等问题。公共卫生专家担心,长期的精神健康影响可能在未来持续恶化。
根据联合国报告,有关义务处境的研究显示,罗兴亚群体中还存在着食物和水源相关的疾病,这些病症在如此不利的生活条件下愈演愈烈。
在这片挤迫的土地上,义务组织和政府的合作至关重要。他们需协同努力来改善生活条件和对难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并为这个历经艰辛的民族带来希望及未来的曙光。
那么,这场人道危机背后隐藏着哪些未解的秘密,让全球社会不断思考并寻求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