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羊(Ovis canadensis)是一种北美原产的羊,因其大型的角而得名。一对大角可以重达14公斤(30磅),而这些羊的体重大多可达143公斤(315磅)。最近的基因检测显示,大角羊有三种不同的亚种,其中一种为濒危物种:O. c. sierrae。这些羊最初是透过白令陆桥从西伯利亚跨入北美的,北美的羊群曾经达到数百万只的高峰,并成为美洲原住民神话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到1900年,因引入欧洲家畜所带来的疾病及过度猎杀,羊群数量骤降至仅剩数千只。
Ovis canadensis是北美两种山羊中的一种,另一种是达尔羊(O. dalli)。在更新世(约750,000年前),野生羊类透过白令陆桥从西伯利亚进入阿拉斯加,随后广泛分布到西北美洲,直到巴哈加州和西北墨西哥。与其最接近的亚洲祖先(雪羊)的分歧大约在600,000年前。
在北美,野生羊类进一步分化为两个现存物种——达尔羊和大角羊,这两者的杂交在最近的演化历史中依然存在。
1940年时,Ian McTaggart-Cowan将大角羊分为七个亚种,其中前三个为高山大角羊,后四个为沙漠大角羊。然而从1993年开始,根据Ramey及其同事的DNA测试,发现这七个亚种的划分大多是虚幻的。当前大多数科学家普遍认可的大角羊有三个亚种:
大角羊以公羊拥有的大型、弯曲的角而命名。母羊虽亦有角,但较短且较笔直。它们的毛色从浅棕色到灰色或深巧克力色,四条腿的背部有白色的臀部和边缘。雄性通常重58至143公斤(128至315磅),肩高90至105厘米(35至41英寸),鼻到尾的长度为1.6至1.85米(63至73英寸); 雌性通常重34至91公斤(75至201磅),肩高75至90厘米(30至35英寸),长度为1.28至1.58米(50至62英寸)。
雄性的大角可重达14公斤(30磅),这相当于雄性整个身体骨骼的重量。
洛基山大角羊和内华达大角羊生活在北美的寒冷多山地区,相比之下,沙漠大角羊生活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沙漠生态系统。这些羊主要栖息于高山草甸、草地斜坡和毗邻险峻、石块丛生的悬崖边的环境,能够有效避开捕食者。
大角羊的社会生活相对开放,通常不会有单一的领导公羊。公羊在交配季节之前会进行角撞行为,以建立界限和社会地位。通常,母羊在两岁时会努力争夺较高的社会地位。
整个大角羊在传统上被北美原住民视为神圣动物,这些羊的肉和角可以用来进行仪式和作为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羊的生存受到了过度狩猎及环境破坏的威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保护努力均为提高其各地的数量。
今天,大角羊的存活情况依然考验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从沧海桑田到如今的西北美洲大地,大角羊的迁徙历史不仅反映了物种的适应与演化,更是一个地域人文与自然界的交织故事。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我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这是否使我们为了未来的生物多样性而行动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