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物的细粒沉积岩,内含地球化学物质“酯烃”,可以转化为液态碳氢化合物。其组成不仅包括酯烃,还含有无机物质和沥青,这使得它在当今的能源背景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对于油页岩的生产潜力和环境影响,科学家们的看法却并不一致。
根据2016年的估算,全球油页岩资源的总量可相当于6050亿桶的原油。
油页岩在供应链中常常被指代为未来潜在的油源。虽然它的提取方法在技术上已经有所进步,但只有爱沙尼亚和中国拥有成熟的油页岩产业,其他国如巴西、德国和俄罗斯则程度不一地利用油页岩资源。
油页岩不仅在哪里存在,其地质特征也非常多样化。根据其成因不同,油页岩可以分为海洋、湖泊和陆地型。专家们指出,这种岩石并没有明确的地质定义,它的特征包括在热分解过程中生成液态有机产品的能力,具有较低的溶解性。
油页岩的共同定义特征是低溶解度和在热分解中能够生成液态产品。
油页岩的有机成分主要来自各种生物体,包括藻类、孢子和植物细胞等。这些生物的遗骸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沉积下来,形成了含有丰富有机物的页岩。
目前,油页岩的主要使用国包括巴西、中国和爱沙尼亚,这些国家在能源生产中利用油页岩的方式不尽相同。在爱沙尼亚,90% 的电力来自油页岩,而在巴西和中国,油页岩的多种用途也在不断扩展。
在全球范围内,有80%的油页岩提取自爱沙尼亚,因为该国具有多个油页岩火电厂。
油页岩的提取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采矿。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移除覆盖层,暴露油页岩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地下处理技术也逐渐进入市场,这使得在深层油页岩的预期提取量已经变得可行。
加热油页岩至足够高的温度可以引发热解反应,产生可被冷却后提取的液态油。
虽然油页岩具有作为能源的潜力,但提取成本相对于传统原油来说更高。例如,美国的生产成本一度被估算在70到95美元每桶之间,这在价格波动的国际市场中尤为关键。
然而,油页岩的采掘和加工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及温室气体排放等。专家提醒,这些问题不容忽视,毕竟,采掘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可能会影响油页岩的整体可持续性。
油页岩的采矿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对于传统能源成本的增加,使得该资源的开发存在巨大挑战。
油页岩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至历史早期。从公元前三千年起,油页岩就被用于路面建设和制作建筑粘合剂。而近代工业的兴起使得这种资源的需求量大增。 19世纪时,苏格兰的油页岩生产几乎是全球产量的2%。然而,随着便宜的常规石油的普及,许多国家的油页岩项目最终被迫放弃。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需求的增加,油页岩有望再次被重视。新的技术创新可能改善提取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油页岩成为可行的能源来源。然而,持续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挑战让人对其未来充满疑虑。
油页岩的潜力无疑存在,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使得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未来的能源策略是否真的能够使油页岩成为可持续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