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对化石燃料依赖逐渐减少的背景下,油页岩作为一种新的能源选择,逐渐受到了注意。随着技术的发展,油页岩被视为丰富的碳氢化合物来源,未来的能源格局可能因此而受到显著影响。这种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比传统的石油资源更容易获得,然而,开采和转化的过程却充满挑战。
油页岩的定义模糊不清,地质特征各异,这使得其开发和利用困难重重。
油页岩主要成分包括酯化合物(通常称为坚固的有机化合物-酯质)、无机物质和沥青。根据其沉积环境,油页岩可划分为海洋型、湖泊型和陆地型。剖析这些不同类型的油页岩能帮助分析其经济开发的可行性。与石油贮藏层不同,油页岩并不包含可以直接抽取的液态石油。因此,从油页岩开采出的石油经常被称为“油页岩油”,而这种油的生产成本却高于传统的原油开采。
油页岩包含的有机质比例通常低于煤,而其开采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
当前,仅有爱沙尼亚和中国建立了成熟的油页岩产业,而其他一些国家(如巴西、德国和俄罗斯)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油页岩。油页岩的明显优点在于可直接作为发电和供热的低品位燃料,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国家尤为重要。然而,环保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油页岩的开采和使用。
油页岩的开采和处理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废弃物处理、水资源利用及废水管理、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空气污染等。开发过程中的巨大排放和资源消耗,使得每一个探讨油页岩经济可行性的研究都无法摆脱环保考量。
作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一种潜在变革者,油页岩的资源分布广泛。根据最新的评估,全球油页岩资源的总量可相当于60.5亿桶的石油,超过80%的资源位于美国的格林河组织内。这些资料不仅改变了能源市场的现状,也引发了各国间的竞争。
世界各地都在探索这种资源的商业开发策,但技术和经济挑战并存。
在历史上,人类对油页岩的利用可追溯至史前时代。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便可利用“岩油”进行道路建设。至10世纪时,阿拉伯医生便记录下从油页岩中提取油的技术。工业革命中,油页岩的工业化生产大幅提高,而爱沙尼亚的油页岩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也形成了现代油页岩工业的基础。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油页岩的开发是否能在可持续发展及环保的前提下成为主流能源之一,值得各界深思考量。为了应对未来能源需求,油页岩的开发与利用是否真的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