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城市是指那些对居民和访客采取旅行和居住限制的聚落,通常需要特定授权才能进入。在冷战期间,苏联建立了大量这样的城市,旨在保护敏感的军事和科研设施。如今,在俄罗斯及其周边的后苏联国家,这些城市仍在持续存在。这些封闭城市,如今被正式称为「封闭行政区划」(Закрытые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 简称ZATO)。这不仅反映了冷战的历史遗产,也对现代俄罗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闭城市通常仅在机密地图上显示,而公众无法获得这些地图。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城市甚至没有任何标志或指导方向。邮件投递往往以附近大城市的名称寄送,以掩盖封闭城市的真实存在。例如,位于摩尔多瓦联邦共和国的萨罗夫(Sarov)被指派为阿尔扎马斯-16(Arzamas-16),而阿尔扎马斯则在大约75公里外的下尼赫河州。这种地理隐秘性的设计使得封闭城市的存在对外界几乎不可见。
封闭城市的存在本身往往是机密的,居民被期望不向外部披露他们的住所。
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苏联便开始建立封闭城市,以「邮政箱」为美化称呼,这一名称来源于邮件的寄送方式。这些城市分为两类,第一类包含规模较小且有军事或科研设施的聚落,如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州的奥齐奥尔斯克(Ozyorsk)及与铀有关的西利马(Sillamäe) 。即使是苏联公民,进入这些城市也需要适当的许可。而第二类则是一系列因安全原因而封闭的边境城市,例如位于远东的海参崴(Vladivostok)。
某些封闭城市的地理位置选择考量深具战略意义,通常位于乌拉尔山脉及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区,以避免敌人攻击。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成为拥有最多封闭城市的国家。根据1993年制定的新宪法,封闭城市的名称被改为「封闭行政区划」(ZATO),并开始受到政府更明确的管理。现时俄罗斯有约44座被确认的封闭城市,总人口约150万。虽然这些城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但它们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尽管许多封闭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已经有所调整,但它们仍然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排外性。在这些城市,外国投资被吸引进来,但仍需要申请必要的许可来访问。例如,美国国家核安全局与俄罗斯原子能部门所发起的核城市计划,表明了这些城市内部仍在寻求与外部的合作。
封闭城市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特征,而是俄罗斯现代经济与安全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封闭城市的历史深深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结构与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些城市内的居民因为特殊的生活条件,与外界的接触受到限制,进而形成了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小社会。这样的环境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限制了居民的思维模式与社会交往。封闭城市内的务工者和研究人员虽然享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他们所需承担的社会隔离代价又该如何计算?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封闭城市是否仍能继续其以往的运作模式,或者说,是否需要转变成为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开放平台,这都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封闭城市的未来是否仍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