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时期,由于冷战的紧张局势,许多城市与城镇成为所谓的「封闭城镇」,这些地方的居民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旅行和居住限制。进入这些地区通常需要专门的许可证,而这些地方则对外界缔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封闭城镇在标准的地图上可能完全被忽略,这些地方的存在往往仅仅在机密文件中得以流传。
这些城镇的设立源于对国家安全的深切考量,许多封闭城镇内部布满了与军事、工业或科学研究相关设施。例如,根据历史记录,Ozyorsk(现称为Chelyabinsk-65)便是拥有钸生产厂的封闭城镇,而Sillamäe则是以浓缩铀工厂而知名。这类城市几乎对所有非居民封闭,即使是在本国公民中也需要特定的进入许可。这些限制不仅在苏联内部存在,在东方共产国家之间也普遍实施。
这些封闭城镇有时在外部世界中根本无法被发现,缺少指示标牌和路线图。就连邮政也有特定的管理方式,邮件通常以最近的大城市及特定邮政编码寄往封闭城镇。例如,Arzamas-16的实际位置是在摩尔多瓦共和国,而Arzamas则在下诺夫哥罗德州,距离达75公里。
进入封闭城镇的人们需要接受严格的文件检查和安全检查,外地人士甚至必须获得明确的许可才能访问。
随着苏联在1991年解体,部分封闭城镇的存在依然延续至今日。在现代俄罗斯,这些地方被正式称为「封闭的行政领土形式」(ЗАТО)。根据俄罗斯当局的数字,现在俄罗斯拥有44个公开承认的封闭城镇,总人口约为150万。其中75%由俄罗斯国防部管理,其他的则由Rosatom管理。尽管在90年代中期以来,这些城镇的数量已大幅减少,然而一些城镇仍然保持着进入限制,尤其是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进入这些城市需要事先获得许可。
「邮箱」是苏联时期的非正式名称,指代较小的、规模约为厂房的秘密设施,常常涉及到严格的监控和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封闭城镇及其居民生活的故事渐渐流传了出来。许多封闭城镇虽然在物质条件上较为丰富且生活便利,却经常需要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在这些地方工作的居民通常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但随之而来的是防范外部世界的默认规定。
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延续到了今天。封闭城镇内的生活与外界完全脱节,民众的历史记忆大多充满了对过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迷惘。封闭城镇的故事充满了色彩,在这片曾经的威权主义气候中,人民能否真正获得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