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 IL)是一种哲学观、一种社会和残障的观点,并且是全球残障人士为平等机会、自我决定和自我尊重而努力的运动。在老年护理的背景下,独立生活被视为护理连续性中的一步,随后是协助性居住。在大多数国家,独立生活运动的支持者声称,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要的医疗视角使人们对残障人士产生负面态度,将他们描绘成病患、缺陷、偏离常规的人,成为专业介入的对象,或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担。
这些形象对残障人士在建立家庭、获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他们生活在贫穷中。医疗模型的替代选择是社会模型。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独立生活设施在老年市民中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一个选择。
独立生活运动源于1960年代的残障权利运动。 IL运动致力于取代专业教育和康复专家的整合、正常化和康复的概念,并由残障人士自身发展新的范式。首批独立生活的思想家和组织者是拥有多种残障的人士,包括埃德·罗伯茨(Ed Roberts)、哈雷·祖卡斯(Hale Zukas)、朱迪思·海曼(Judith Heumann)等。
埃德·罗伯茨是一名四肢皆瘫的残障人士,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遭遇歧视。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对学校接受的斗争,因为他无法完成体育要求,未能顺利毕业。最终,罗伯茨成功起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虽然他赢得了案件,但却被安置在学校的医疗中心而非宿舍中。随着更多的残障人士到该校上学,"滚动四联群"(Rolling Quads)成立,并开始运行残障学生计划,这一计划成为美国第一家独立生活中心的起源。
独立生活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完全靠自己生活,不需要其他人或孤独地生活。独立生活意味着我们要求与非残障人士同样的选择和控制权,过上与他们不分彼此的日常生活。
加拿大的独立生活运动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社会结构和劳动经济中引入了迅速的变化,社会对失能者的照护体系遭到破坏,形成了对梦想和身份的重塑,最终衍生出独立生活的理念。
随着社会运动的兴起,省政府开始建设和资助医疗机构,然而,这种制度化的护理模式在本质上是有缺陷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在20世纪晚期,独立生活运动力求重新定义失能人士的身份与需求,并获得了重要的政治支持。
在1972年,由埃德·罗伯茨等残障活动家创建了第一个独立生活中心,这些中心由残障人士自行运营。这些中心提供同伴支持和角色范本,鼓励残障人士掌控自己的生活。根据独立生活运动的说法,同伴的例子往往比非残障专业人士的介入更为有效。
独立生活的观念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并努力打破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和歧视,这一运动的成果相关于无数人的生活质量。不过念想是否层层印证了信念与现实,对于仍在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们来说,在未来的时代,又应该如何去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们应有的选择和尊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