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酸(维生素B5)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于所有动物的生命运作至关重要。尽管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能摄取到各种维生素,但潘通酸缺乏症却实属罕见,令许多人对其不太熟悉。这种维生素之所以对人体特别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参与了合成辅酶A(CoA)的过程,而辅酶A又在细胞的能量代谢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潘通酸的名字来自希腊文“παντοθεν”,意为“无处不在”,因为它几乎存在于所有食物中。
潘通酸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辅酶A的前体,这一过程经过五个步骤,涉及腺苷三磷酸(ATP)的消耗。辅酶A在细胞的能量生成及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柠檬酸循环中,辅酶A帮助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而进入代谢过程中提供能量。
在一个典型的饮食中,成年人的尿液中日常排出的潘通酸约为2.6 mg,这反映出人体对该维生素的需求。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的数据,建议青少年和成年人每天摄取5 mg的潘通酸,孕妇为6 mg、哺乳期妇女为7 mg、婴儿则为1.8 mg。潘通酸的食物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如乳制品和蛋类,植物性来源则有马铃薯、番茄产品、燕麦谷物、向日葵种子和鳄梨等。虽然我们可以从多种食物中摄取该维生素,但在精制过程中,许多谷物中的潘通酸会被去除。
潘通酸缺乏症在现代人类中极其罕见,甚至在军事囚犯和饥饿受害者中出现的案例亦多数能通过口服补充剂来逆转。缺乏症的症状包括能量生成的减少,导致情绪不稳、疲劳和神经系统问题,例如手脚的麻木感以及肌肉痉挛等。以上症状使得潘通酸缺乏症成为一种相对神秘的营养缺乏状况,并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
缺乏潘通酸的个体经常表现出易怒、失眠和恶心等多种症状。
专家表示,潘通酸的安全性在各项评估中皆未显示出有害受影响的情况。目前未设定该维生素的耐受上限(UL),这指向了潘通酸摄取的相对安全性。至于食品与膳食补充剂的标签要求,潘通酸的日常价值被定义为5 mg,是基于适当的摄取量调整的结果。
潘通酸缺乏症的罕见让它成为了医学研究中一个迷人且富有挑战性的话题。虽然我们对其营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潘通酸的真正潜力和长期影响仍然有待深入探索。因此,未来或许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被我们忽略的维生素和营养素,它们的缺乏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