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快乐的缺失通常被视为道德或灵性上的缺陷。古希腊哲学家如伊比克拉斯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生活的最终目标,但这种幸福常常依赖于美德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而当古代人感到缺乏快乐时,他们往往认为这是灵魂缺乏平衡或未能遵循道德法则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快乐的缺失不仅仅是情绪上的问题,更关乎个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
古代希腊哲学家认为,快乐源于德行与理性,快乐的缺失则可视为道德的失败。
进入19世纪,心理学开始展现其科学一面,对快乐和心灵疾病的理解随之深化。心理学家如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潜意识中的冲突,并将这些冲突视为快乐感缺失的原因之一。佛洛伊德的理论强调,无法满足的欲望会导致情感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可能表现为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障碍。
心理学界在19世纪开始探索快乐的缺失,揭示了潜意识中的冲突以及所带来的痛苦。
此外,19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还开始定义「快乐缺失」的具体表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快乐缺失症」(anhedonia)。根据早期的定义,anhedonia 是无法体验快乐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对anhedonia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它现在被认为与动机减退、预期快乐减少以及学习强化功能障碍有关。这些新定义促使临床精神病学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其心理症状的评估。
anhedonia 不再仅限于无法享受快乐,还包括动机衰退与预期的乐趣缺失。
在当代文献中,anhedonia 被认为是例如抑郁症、精神病及个性障碍等的核心症状之一。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的规范,anhedonia 定义为对曾经愉快活动的兴趣减少或是体验快乐的能力降低。相对而言,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则未明确提及anhedonia,但相似的抑郁症状如失去兴趣或快乐在定义上同样存在。
当代研究将 anhedonia 识别为多种心理疾病的核心特征。
进一步的观察显示,anhedonia 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所共有,许多临床研究指出,约70%的重度抑郁患者会出现这种无法感受到快乐的状况。这意味着,即便他们的情绪未必低落,这种快乐的缺失却使他们无法享受生活的基本乐趣。
科学家们发现,anhedonia 可能与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失调有关,尤其是多巴胺的功能异常。这就引入了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显示,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和腹侧被盖区等都是已知与快乐感知有关的结构。
大脑奖励系统的失调,被认为是造成快乐缺失的主要原因。
此外,anhedonia 并不仅限于情绪或心理症状,它还可以影响社会交往的能力。例如,社交快乐的缺失(social anhedonia)使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疏离,对他人缺乏兴趣,这样的情况对于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者来说尤其常见。这一方面的研究促使专家反思社交互动和情感连结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社交快乐的缺失提醒我们,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情绪的问题,也是社会连结的重要部分。
结合古代对快乐的哲学思考与19世纪心理学的发现,对于快乐的缺失,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些共同的脉络。快乐的缺失不仅是生理层面上的问题,也涉及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因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从内心重获对生活的快乐,或许永远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