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个机构的数据中,CPI是如何选取来源的?

每年发布的腐败感知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公部门腐败程度的评估。这项指数自1995年由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以来,已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国家腐败的重要标准。然而,在这项指数中,数据来源的选取是评估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一环。

腐败被定义为「滥用受托权力以谋取私利」。

根据最新的2023年CPI报告,该指数涵盖180个国家,以量表0至100进行评分,数字越高代表腐败程度越低。丹麦、芬兰和新加坡等国在过去四年持续上榜最不腐败国家,而索马利亚则是最腐败的国家之一,指数仅11。

数据来源的选取方法

CPI的数据来源主要功能在于捕捉专家和商业领袖对公共部门各种腐败行为的评估,包括贿赂、滥用公共资金及公职滥用等行为。自2012年以来,CPI的数据选取纳入了来自12个机构的13份不同调查和评估报告。这些机构包括:

  • 非洲开发银行
  • 贝尔特斯曼基金会
  • 经济学人情报单位
  • 自由之家
  • 全球洞察
  •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 政治与经济风险咨询
  • PRS集团
  • 世界银行
  • 世界经济论坛
  • 世界正义项目

这些机构的选取不仅考量其声誉,更重要的是确保每个国家的评估至少来自三个独立来源以确保数据的信效度。

数据重标准化的过程

在数据的聚合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所有数据点标准化,并转换成0到100的尺度。这确保能将不同的评估标准整合到CPI的计算中。通过使用统计软体中的“插补”(impute)命令,可以有效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最终,每个国家的CPI指数是其所有可用的重标准化分数的简单平均,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保持数据的可比性。

只有在至少三个数据来源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才能计算出该国的CPI指数。

不确定性度量的报告

CPI分数还伴随着标准误差和置信区间的报告,这反映了所用数据来源中存在的变异性。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高指数的透明度,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每个国家的腐败状况。

CPI的有效性与限制

虽然CPI在全球被广泛使用,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它并不区分个别腐败类型,且人们的感知与实际腐败水平不一定一致。因此,CPI应与其他评估一起使用,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腐败画像。

使用CPI进行长期趋势分析时需注意其数据的稳定性,因为人们的认知往往变化缓慢。

总结

在未来,随着全球对腐败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如何改进CPI的计算与数据来源的选取将成为重要议题。透明国际和其他机构是否能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捕捉各国腐败的实际水平,值得我们深思?

Trending Knowledge

哪些国家在2023年的腐败感知指数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洁净的国家?
随着世界各地对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透明国际组织于2024年1月发布的2023年腐败感知指数(CPI)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指数将180个国家按其公共部门腐败的感知程度进行排名,得分由100(非常洁净)到0(高度腐败)不等。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丹麦、芬兰、新西兰、挪威、新加坡和瑞典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洁净的国家。 <blockquote> 根据2023
为何丹麦和新西兰被视为全球最低腐败的国度?
根据透明国际组织每年发布的《腐败感知指数》(CPI),丹麦和新西兰始终名列最少腐败国家榜首。最新的2023年CPI报告显示这两国分别以88和87的得分高居前列,充分显示出其政府透明度和良好的治理结构。 <blockquote> “腐败被定义为滥用受托权力以谋取私利,这在丹麦和新西兰的公共管理中得到明显遏制。” </blockquote> 这两个
揭开腐败面纱:CPI究竟如何评估各国的腐败程度?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腐败问题成为各国政府与民众经常讨论的焦点。其中,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腐败感知指数,简称CPI)自1995年以来一直是用以评估各国公共部门腐败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数由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发布,并被广泛用于研究腐败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blockquo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