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地对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透明国际组织于2024年1月发布的2023年腐败感知指数(CPI)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指数将180个国家按其公共部门腐败的感知程度进行排名,得分由100(非常洁净)到0(高度腐败)不等。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丹麦、芬兰、新西兰、挪威、新加坡和瑞典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洁净的国家。
根据2023年CPI,丹麦再次以88分的高分领跑,随后是芬兰和新西兰,两国均以87分紧随其后。
这些国家之所以被评价为洁净的原因之一,与其良好的政治稳定、法治、透明的政府机制以及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有关。以丹麦为例,该国拥有健全的司法系统,且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极低。芬兰和新西兰则是因为其有效的反腐政策和高透明度的政治文化而获得了高评价。
2023年的CPI对于每个国家的评分是基于前述的多项调查结果,涉及不同行业领导者和专家的见解。除了上述国家,瑞典和挪威的表现同样不俗,分别得到84和83分。相比之下,腐败最为严重的国家包括叙利亚(得分13)、南苏丹(得分12)和委内瑞拉(得分13),这些国家反映出的公共腐败问题则严重制约了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这些资料显示,全球80%的人口生活在一个腐败水平低于全球平均值43的国家中,这使得腐败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挑战。
尽管CPI是评估全球各国腐败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它并不完美。专家指出,CPI仅依赖于公共部门的腐败感知,并未涵盖私营部门的腐败行为。此外,CPI的设计使其对时间的敏感性不高,社会对于腐败的感知经常是不断变化的,这使得该指数在评估短期变化时可能会有所不足。
反腐败的努力需要持续性的政治承诺和社会参与。诸如新加坡、瑞典及挪威等国家能够长期保持低腐败指数,归功于其持续推行的有效反腐政策及公民对政府的高度信任。这使得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反腐败的宣传与执行,建立起更为透明、诚信的公务体系。
「透明的医疗、教育及公共事务管理正是这些国家腐败程度较低的秘诀。」
尽管在2023年的CPI中,许多国家展现出腐败感知水平的改善,但全球大部分国家仍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尤其是在民主治理相对薄弱的国家,反腐败的努力仍需强化。如何有效提高腐败指数改进的速度,确保公平的社会正义,让治理更具透明度,仍然是未来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展望未来,各国如何根据腐败感知指数所反映的情况,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是每个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