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的网络环境充满挑战,政府对互联网的限制与监控使得许多人不得不采取自我审查的措施以维持其线上生活。根据 Freedom House 的报告,古巴在互联网自由度上持续受到抨击,2018 年的评分为 79,表明该国在全球 65 个排名国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中国和伊朗等国。这使得古巴成为一个被标为「不自由」的国家,自 2009 年报告开始公布以来便持续如此。
古巴的网络过滤和封锁并不是特别广泛。然而,由于有限的网络基础设施,民众的上网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古巴政府使用的 Avila Link 软体已被报导用以监控公民的互联网使用状况,透过代理伺服器间接获取使用者的帐号及密码。古巴大使 Miguel Ramirez 辩称,该国有权「监控互联网的使用,防止骇客事件、密码盗窃以及各种负面网站的存取」。
根据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的说法,古巴可能从中国购得了一些网络监控技术。这种监控导致古巴民众对网络内容的使用增加了自我审查的过程。
政府要求所有互联网上发布的材料必须经过国家序列出版物登记局的批准,这进一步限制了网络言论自由。虽然一些外国新闻网站未受到封锁,但低速的网络连接和过时的技术使古巴使用者无法顺畅加载这些网站。
即使在这些挑战中,互联网接入仍被视为古巴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直至2018 年,古巴的互联网连接在公共互联网咖啡厅与无线网络中价格不一,普通人每小时必需支付0.10 CUC 至1.50 CUC 不等,这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古巴民众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使得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内部的「国家网」而非全球互联网。
虽然移动数据的价格自 2018 年以来有所降低,然而由于大部分家庭仍无法承担昂贵的接入费用,互联网的普及仍面临挑战。
随着政府对互联网的限制,古巴出现了「El Paquete」和「StreetNets」这类自发性网络方案。 「El Paquete」利用手动方式将数位内容包含音乐、电影等,定期交付给民众,而「StreetNets」则是民间自建的无网络天线系统,使用者透过此网络进行无政府监控的交流。
在这些自发性网络中,使用者自我审查的情况普遍,因为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其被永久封锁。
尽管古巴的网络环境相当严峻,自我审查已成为许多民众在此环境中生存的一种必要策略。这对于古巴民众的自由和表达权利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