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移民和国籍法》(即哈特-塞勒法案)是美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法律,它彻底改变了美国的移民政策。这部法律的通过标志着长达数十年的种族歧视移民政策的终结,取消了基于种族和国籍的移民配额系统,这一系统自1920年代以来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移民政策。它的通过不仅是法律层面的变革,更代表了一种社会上的认知转变,即对多元文化及平等机会的追求。
《移民和国籍法》的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它结束了以国籍为基础的歧视,使来自南欧和东欧及亚裔的移民不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美国的移民政策自1790年以来就受到对"白人"的偏爱,对其他种族和民族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移民的限制成为常态。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护美国白人社会的同质性。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对这一不平等政策的批评声音日益增强,对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在1965年,受到社会运动的推动以及以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为首的政治领导者的支持,这项法律才得以通过。
「这个旧制度违背了美国民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一种针对每个人基于其本身的才能的评价。」
该法案正式取消了基于国籍的配额,并创建了一个七类优先系统,以家庭团聚和专业技能为优先。根据该法,对于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专业人才以及难民的移民申请将得到优先考虑。此法律首次引入的数量限制为每年120,000名来自西半球的移民。此外,该法还承认了难民的特殊地位,为其提供了相应的签证途径。
「这项法律不仅是对老旧种类歧视政策的终结,更是让美国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家的重要步骤。」
在1965年前,这项法案经历了多次的起伏。原始法案最早由肯尼迪总统草拟,虽在初嫂受到保守派的抵制,但约翰逊总统的支持最终使其得以通过。该法案在国会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政党的广泛支持,最终以320:70的票数在众议院通过,参议院则以76:18的结果通过。
「我们的城市不会每年涌入一百万名移民…这一法案不会破坏我们国家的种族结构。」
《移民和国籍法》的通过使得美国的移民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法律的通过让南方和东方的移民可以更自由地进入美国,使得印亚裔和拉丁美洲裔人口逐渐增加,改变了美国的民族结构。
「这部法律奠定了美国日后人口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基础。」
尽管《移民和国籍法》的通过象征着一段歧视政策的结束,然而在后来的数十年里,依然存在着对某些群体的歧视现象。直至1990年,对LGBTQ+群体的歧视条款才被撤回,显示出在法律的背后仍需不断努力以实现真正的平等。
因此,《移民和国籍法》不仅是对过去歧视政策的反思与修正,也是对未来的承诺。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这条法律依然在影响着移民的命运和每个家庭的团聚,而我们也必须思考,在持续不断的变迁中,美国的移民政策会朝向何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