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咖啡因几乎无处不在,从早晨一杯香浓的咖啡到下午的茶饮,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其提神的效果。然而,咖啡因的过度摄取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却常常被忽视。研究发现,咖啡因不仅能影响心理状态,还可能对已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造成额外危害。
精神病是指一系列影响心智的症状,其中伴随着现实的丧失。在精神病发作期间,个体的思维和感知会受到扰乱,无法辨别真实与虚构。这种心理状态可能由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身体疾病(如帕金森氏病、阿兹海默病)或某些物质(如兴奋剂)所引起。
根据统计,美国85%的人口每天都会以某种方式摄取咖啡因。常见的咖啡因摄取来源包括新鲜咖啡、即溶咖啡、茶、汽水和巧克力。研究显示,咖啡因的平均摄取量如下:
煮咖啡 - 100 mg/6 oz 份量
即溶咖啡 - 65 mg
茶 - 40 mg
汽水 - 35 mg
巧克力 - 5 mg
一般人口每日摄取咖啡因约210 mg,而对咖啡因耐受性较高的人则可能每日摄取超过500 mg。值得注意的是,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吸烟,这会使他们的咖啡因消耗增加。为了解决因心理药物引起的乏味感或沉滞感,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增加咖啡因的摄取量。
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多饮症,这会导致他们比常人更频繁地摄取咖啡因。研究指出,咖啡因可能会加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如不安、失眠、语无伦次及激动等。进一步而言,咖啡因代谢的关键酶CYP1A2也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这使得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更需谨慎控制咖啡因的摄取量。
研究显示,咖啡因的摄取量应该限制在每日250 mg以下,以维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性能。
有报告指出,一名47岁的男性在高咖啡因摄取下出现慢性咖啡因导致的精神病。他在降低咖啡因摄取后,七周内症状得以缓解,且不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那些有咖啡因成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适当的疗法是逐渐降低咖啡因的摄取量,而不是急剧中止。因为对某些药物的戒断可能会加重已有的精神病或情绪障碍的副作用。
对于那些无精神病但咖啡因摄取过量的人,医生可能会开立抗精神病药物来帮助缓解精神病的效果。而针对已患有精神病的人,最好是逐步限制咖啡因的摄取,同时持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咖啡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尤其是在惯常摄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咖啡因摄取习惯,以确保它不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