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引发的精神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现象,可能会出现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过量的咖啡因摄入可能会加重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妄想、偏执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尽管如此,实际的证据仍然有限,无论是因为摄入高剂量的咖啡因,还是因为慢性滥用咖啡因。
精神病是指影响思维的症状的一组表现,其中部分失去与现实的联系。在精神病发作期间,个体的思考和感知被打断,并可能难以辨识现实与非现实。这种心态的产生可以源于多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身体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症)或某些物质(例如兴奋剂药物)。
每天约85%美国人口以某种形式摄取咖啡因。最常见的摄取方式是通过现煮咖啡、速溶咖啡、茶、汽水和巧克力。
例如,6盎司的现煮咖啡含有约100毫克的咖啡因,而速溶咖啡约含65毫克,茶含40毫克,汽水约含35毫克,巧克力则约含5毫克。大多数人口每日摄取约210毫克的咖啡因,部分对咖啡因有较高耐受力的人则每天摄取超过500毫克的咖啡因。
值得注意的是,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天抽烟,而吸烟会消耗大部分摄入的咖啡因,因此他们通常需要比其他人摄入更多的咖啡因来维持咖啡因水平。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使用咖啡因来对抗无聊,或抵消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效果。再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症,这意味着他们会感到过度口渴,尽管已经摄取了足够的液体。
咖啡因的使用可能导致不安、神经质、失眠、喋喋不休的言谈和激动,会加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咖啡因在体内由CYP1A2酶代谢,并且对该酶的竞争性抑制会影响多种精神药物。因此,咖啡因与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使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和药物副作用复杂化。
为了减轻副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研究显示,每日摄取少于250毫克的咖啡因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任务表现更佳。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确认此适量咖啡因摄取和普通人口的关联性。
近期报导中提到一名47岁患者因高咖啡因摄入而出现慢性咖啡因引发的精神病,该患者在减少咖啡因摄入后,七周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便恢复正常。对于有咖啡因成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佳治疗方法是逐步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突然停用,这样会加重精神病或情绪障碍的副作用。对于未患有精神病的咖啡因过量者,医生可能会处方抗精神病药物来阻止精神病的影响;而对于有精神病的患者,还是应该慢慢控制咖啡因的摄入,并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那么,这种看似无害的咖啡因背后,是否潜藏着更多我们尚未了解的心理健康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