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位时代,敏感资料的保护愈显重要。随着数据泄漏事件不断增加,企业及机构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以防止资料外泄。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为数据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防火墙和传统安全措施可以达到的效果。
数据丢失防护(DLP)软体透过监控、检测和封锁敏感资料,防止潜在的数据泄漏问题。
数据泄漏通常是由资料的丢失或未经授权的传输所引起,这使得企业面临重大风险。根据研究,企业的数据泄漏事件通常涉及到内部人员或外部攻击者,这些攻击者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敏感资料。随着科技进步,传统的资讯安全措施已无法完全应对这些挑战。
DLP软体主要行使三个阶段的防护:
资料在运用、传输和存储时的保护至关重要。
现今的资料防护技术可以分为标准安全措施和高级智能安全措施。标准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及抗病毒软体,这些技术能够抵挡外部的攻击。
先进的安全措施则采用机器学习,检测异常行为,并自动回应可疑活动。
机器学习能够有效地辨识异常访问模式或不寻常的电子邮件交流。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可以运用这种手段来加强资料的保护。
指定的DLP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和预防未经授权的数据传输。这些系统使用各种技术来分类敏感资料,确保只有获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关键资讯。
资料的准确识别,对于防护措施的成功执行至关重要。
云端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资料保护的新挑战。云端资料需要借助DLP技术进行监控和审计,这样才能防止数据的泄漏与意外删除。云端资料防护系统能够提供端到端的可见性,确保资料在云端的安全。
资料可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结构化资料通常保存在固定格式中,而非结构化资料则以自由文本形式存在。大约80%的资料都是非结构化的,这使得保护工作相对困难。
资料在不同状态下的防护策略各不相同。在资料使用中,DLP系统会监控并标记未经授权的操作,如萤幕截图、复制/贴上、列印和传真等行为。对于静止资料,采用存取控制与加密技术来减少风险。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资料安全威胁的不断上升,运用机器学习来保护敏感资料正逐渐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策略。未来的资料保护能否真正实现全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