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流行女歌手玛丹娜于1986年释出的歌曲《La Isla Bonita》(意为「美丽的岛屿」),源自她的第三张专辑《True Blue》。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十分曲折,最初由制作人帕特里克·伦纳德和布鲁斯·盖茨奇创作了一段器乐示范,原本是提供给另一位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但后来被拒绝。在伦纳德与玛丹娜会面,共同合作《True Blue》专辑时,他向她播放了这个示范。玛丹娜灵感涌现,给这首歌取名并撰写歌词,并与伦纳德共同制作了这首具有拉丁风格的歌曲。
这首歌的旋律结合了弗拉明戈吉他、拉丁打击乐和马拉卡斯,并且有四句歌词是用西班牙语演唱的。
《La Isla Bonita》讲述的是一个名为圣佩德罗的岛屿,但这个地理位置至今仍有争议。玛丹娜曾表示这首歌是她对拉丁美洲人的一种致敬。这首歌于1987年2月25日作为《True Blue》的最后一支单曲发行,其独特的拉丁音乐风格受到了乐评人的普遍好评。
1985年秋季,玛丹娜开始为《True Blue》专辑创作歌曲,并再次邀请了她之前的合作伙伴斯蒂芬·布雷和专辑制作人伦纳德。伦纳德之前曾在杰克逊的1994年度巡演期间工作,在与玛丹娜合作后,他把未被接受的示范带到玛丹娜那里。玛丹娜在香港拍摄《上海惊奇》期间,写下了这首歌的歌词,并将其命名为《La Isla Bonita》。她将歌曲描述为对拉丁美洲人的“美丽和神秘”的赞美,并让伦纳德知道她对西班牙音乐的深厚影响。
「在我生活的这几年里,我一直在听salsa和merengue音乐。」
歌曲的音乐属性显示了玛丹娜的音乐风格转变,将弗拉明戈吉他、拉丁打击乐与电子音效融合。这首歌的旋律韵律和歌词意象的巧妙组合使其脱颖而出。它于1987年成为玛丹娜的第十一首进入美国告示牌Hot 100前五名的单曲,并荣登成人当代音乐榜首。这首歌也在加拿大及多个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的音乐榜上取得了佳绩。
《La Isla Bonita》的音乐配置包括了伦纳德的键盘、盖茨奇的吉他以及参与打击乐的保利尼奥·达·科斯塔,于是其音响表现颇具层次感。歌词表达了一位“谦逊的观察者,被一个虚构的岛屿所吸引”。该岛屿圣佩德罗反映了热带的苍翠,与自由奔放的自然景象。玛丹娜以生动的歌词回顾她梦想中的那片土地,表达了一种对异国情调的渴望。
「昨晚,我梦到了圣佩德罗,就像我从未离开过那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在歌词中融合了闪烁的民族音乐元素,令人们不禁思考圣佩德罗的真实地理位置。随着歌曲的流行,各种对这个地方的猜测也不断浮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古巴、贝利兹还是多明尼加共和国,都有被认为是旋律中提到的圣佩德罗。
对于《La Isla Bonita》的评论普遍正面,网上媒体和乐评对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它被称为玛丹娜最浪漫的歌曲之一,并被许多发行歌曲排行榜中的专家们视为经典之作。
「这首歌的旋律充满了活力,展现了玛丹娜音乐的新方向。」
《La Isla Bonita》在商业上也获得了相当成功。它在告示牌Hot 100的榜单上首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单曲的受欢迎程度只增不减。它甚至成为了玛丹娜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单曲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惊人的销售记录。
音乐录影带由玛丽·兰伯特执导,展示了玛丹娜的多面性格,包括一位年轻的天主教女郎和一位艳丽的弗拉明戈舞者。影像中的玛丹娜在时而神圣、时而奔放的对比下,表达了一种对异文化的吸引与诠释。这部录影带于加拿大和欧洲受到强烈的关注和播放,被誉为玛丹娜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录影带之一。
「这段影像不仅是玛丹娜音乐视觉的转捩点,也是她对世界文化的一种独特诠释。」
玛丹娜在多次世界巡演中演唱《La Isla Bonita》,每次的表演都展现出她与不同文化的深厚联系。如今,这首经典的歌曲不仅在音乐上取得了成功,也在文化融合的探讨中引发了深思。玛丹娜这位音乐先驱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探索的界限,让人不禁思考:音乐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