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外科手术中,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PTE)是一种专门操作,旨在移除供应肺部血液的肺动脉中组织化的凝块(血栓)。这种手术特别适合有潜在肺动脉栓塞且可以进行手术的患者,因为这些血栓常常导致慢性血栓性肺高压(CTEPH)。目前来说,PTE是治疗CTEPH的唯一确定性选择。
手术的风险是显著的,PTE的死亡率通常为5%。然而,在经验丰富的高量中心,这一数字则更低。
PTE涉及全面的体外循环(CPB)、深度低温和心脏停顿。这些程序的高风险性意味着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无法进行手术,尤其是那些有显著血流动力学或通气障碍的人。
在手术中,CPB的介入是为了让血液能够暂时绕过心脏和肺部,并供应全身所需的氧气。而心脏停顿的运用则是因为心脏的运动会使得对肺动脉的精细操作变得复杂。值得注意的是,低温对于维持这一行为至为重要,因为如果不将患者冷却至18至20度,则无法降低新陈代谢,使得身体能更好地耐受血供的缺乏。
在手术过程中,血流会完全停顿20分钟,这是为了保护病人的脑功能。
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通常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整个单侧的手术。手术结束后,患者大多不再出现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肺部血管阻力也通常回归正常水平,从而减少心脏的负担。
然而,复苏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由于低温、心脏停顿及CPB相关的手术,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些并发症。包括再灌注性肺水肿和肺动脉窃血现象,在30%的患者中会出现再次灌注性肺水肿,这需要有效的通气和液体管理。
肺动脉窃血现象的发生率达到70%,这是一种血流的变化,而症状多数为自限性的。
虽然PTE的手术具有潜在的风险,但它的益处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2008年的资料,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心胸外科部门曾被认为是这一新兴手术的先驱,已经完成超过3000例PTE手术。英国的肺动脉内膜切除术则主要集中在皇家帕波斯医院,由几位专业医生进行,每年进行约190例手术。
PTE和肺部血栓切除术的目的是都为了移除肺动脉中的血栓,但二者在战术与紧急程度上有所差异。 PTE一般在非紧急情况下进行,且通常会结合深度冷却,而净的肺部血栓切除术则是在急性情况下进行,无需低温。由此可见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是肺部手术管理的一次进化。
手术的复杂性和优势引导着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必须思考的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我们是否能在更广泛的范畴内探索这些高风险手术的替代方案,从而减少相关的并发症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