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农田中,一种名为Busseola fusca的蛾子正悄然威胁着农作物的安全。这种昆虫被称为玉米茎虫,其成虫在羽翼展开时可达35至40毫米,外形呈淡棕色。当其幼虫出现,则会让农民束手无策,因为其对农田的损害程度可能高达100%。这些昆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让我们来深入探讨。
这种幼虫的颜色从淡紫到粉白不等,长度可达2.5公分,它们主要在植物的叶心进食,导致叶子变黄并逐渐死亡。
随着幼虫的成长,它们会开始钻入植物的茎中,这时茎内的通道便会显现出来。茎虫不仅侵袭植物的生长点,同时还会使谷物受损,进而影响到整个作物的产量。此外,这些幼虫还会将致病的Fusarium真菌带入谷粒,可能会形成有害的真菌毒素。
一旦农田受到茎虫的侵袭,农民可以在新鲜的玉米或高粱叶子上观察到小孔或显示出直线的“窗口”。
随着侵袭的加重,农作物的症状会逐渐显现,例如:植物的茎变得虚弱、生长部位受损,花的发育受阻,以及叶心死亡。
这些症状会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其所产生的玉米穗尺寸可能会缩小至30%。如果不加以控制,茎虫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的急剧下降,这对农民的生计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威胁。
提早播种可以避免严重的茎虫侵扰,施用氮肥类的产品亦可提升作物抵抗攻击的能力。
农民应考虑与非宿主的豆类作物进行轮作,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还能有效防止害虫的累积。根据赞比亚农业部的建议,农民在收获后应透过翻耕或耙地来破坏茎虫的生长环境,使其暴露于自然敌害或恶劣气候。
专家建议透过实施“推拉”系统,将Desmodium作为驱虫作物与Napier草作为诱捕作物混合种植来保护玉米或高粱,这样可以有效引诱茎虫远离作物。
Desmodium的生物特性能够驱离茎虫,而Napier草则能吸引茎虫到这个陷阱作物上进行产卵。这一方法不仅护田,还可增加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为牲畜提供丰富的饲料。
在嫩苗时期,在叶心中添加一茶匙的灰或干土也可以有效控制茎虫的侵害。此外,释放寄生性的黄蜂如Cotesia flavipes或Xanthopimpla stemmator来控制病虫害的生物治疗方法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学防治的方法也能被用来抑制茎虫的侵袭,但是因为各国在农药登记及使用的规范有所不同,需要依据当地的法律进行。
玉米茎虫作为农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危机,无论是对农民的经济影响,或是对食品安全的威胁,都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在发展可持续的农业时,人们应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以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