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经常追求高回报的基金,似乎有些基金的表现是超乎寻常的优异。然而,在深入分析这些数据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现象——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这种偏差导致投资者只注意成功的例子而忽视众多失败的案例,最后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存活者偏差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并揭示其潜在的风险。
存活者偏差是逻辑上的错误,专注于通过选择过程的实体,而忽视未能通过的实体。
在金融领域,存活者偏差特别明显。投资基金的绩效报告中,常常只包括那些存活至今的基金数据,而已经关闭的基金则被剔除。在这种情境下,成功基金的回报率看起来非常理想,因为所有的失败基金均未计入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整个市场中70%的现存基金都自称在同业的前四分之一,那么这些声明可能便是一种误导。
许多亏损的基金会被关闭或合并,而这种过程会隐藏不良表现。
例如,在1996年,Elton、Gruber 和 Blake 的研究指出,小型基金行业中的存活者偏差比大型基金更为明显。这意味着在评估某个基金的长期表现时,仅依赖现有的资料可能会导致误解。投资者或者金融分析师如果忽略这些潜在的偏差,将可能低估风险并做出错误的决策。
金融学家通常会使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市场表现,但这种方法也容易受到存活者偏差的影响。以S&P 500指数为例,该指数只包含当前满足条件的公司,带来了“怀旧”的偏见。如果一家公司在被纳入指数前经历了大量损失,这样的公司在表现上被忽略,只会留下成功的公司来代表整个市场,从而产生的历史绩效数据将更加偏向于积极的一方。
使用现有索引的成分公司,而不使用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成分,可能导致存活者偏差的结果。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偏差?首先,投资者要寻找完整的历史数据,而不仅仅依赖于成功基金的表现。透过分析所有基金的资料,包括已经关闭的基金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市场视角,进而作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除了数据上的偏差,存活者偏差还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心理认知中。人们课程喜爱听成功的故事,而不是失败的教训。因此,成功者的声音会放大,而所有失败的背景故事却被忽视。这不仅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也影响市场中的资源分配。
总的来说,存活者偏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金融市场中尤为明显。投资者在评估基金的表现时,应更加谨慎,努努力寻找全面的数据,而不仅仅局限于片面的成功案例。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投资回报,也关乎我们如何理解 整个市场的变化。你是否见过因为忽视失败者而导致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