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胫束症候群(ITBS)是第二常见的膝部伤害,主要源于膝盖外侧的炎症,这是由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此症状通常在膝盖外侧出现疼痛,并且在膝盖弯曲30度时疼痛最为剧烈。女性的风险因素包括髋部内收和膝部内旋,而男性则常见于髋部内旋和膝部内收。 ITBS与长距离跑步、骑自行车、举重以及军事训练等活动最为相关。
髂胫束症候群的症状范围从膝盖上方外侧轻微刺痛到周围组织的肿胀或增厚。
最初出现的疼痛通常在活动后感受到,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在活动时出现,甚至在休息期间也会感受到。除了膝盖外侧的疼痛外,膝盖上下区域也可能感受到疼痛,尤其是在髂胫束附着于胫骨的地方。疼痛在跑步上坡或下坡时会加重,或因步幅延长而加剧。
ITBS与多个风险因素相关,包括训练习惯、解剖异常或肌肉失衡。
髂胫束是一个厚重的筋膜带,由股外侧肌腱组成,位于膝盖外侧,从髋部一直延伸至膝盖下方,作用在于稳定膝盖。当进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等活动时,髂胫束会在股骨外侧髁上来回摩擦,造成摩擦和炎症。此外,髂胫束在膝盖30度弯曲时可能会被夹住,这在跑步和骑自行车时是常见的姿势。
髂胫束症候群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和体格检查,包括在髂胫束穿过的骨头外侧髁部的压痛。
其他可以呈现类似症状的膝部疾病需与ITBS鉴别,包括外侧半月板撕裂、退化性关节疾病、股二头肌肌腱炎、压力性骨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以及外侧副韧带损伤。
几种体格检查方式可用于测试髂胫束功能,并引发特征性症状。诺布尔测试用于评估髂胫束功能,其中医师将病人的膝盖从90度伸展,并在30度弯曲时感受到外侧髁的疼痛。奥伯测试则用于检测髂胫束缩短。
通常不需要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髂胫束症候群,因为典型的症状和体检结果已足够。然而,在严重或持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MRI来确认诊断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膝部疼痛。
尽管ITBS的疼痛可能是急性的,但髂胫束可以通过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RICE)来进行保守治疗,以减少疼痛和炎症,之后配合拉伸。利用皮质类固醇注射及口服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或对疼痛区域的局部NSAIDs使用也是可行的治疗方式。物理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目标是加强髂胫束、股外侧肌及臀中肌的拉伸。
如果多项保守治疗无法获得成效,则可考虑手术治疗。通常在接受六个月的保守治疗后开始手术,手术通常涉及去除一小部分的髂胫束以释放过度紧张。
经过治疗,ITBS的症状通常会改善。约50-90%的病人在进行4-8周的保守治疗后有症状缓解。手术患者通常也会有良好的结果。
ITBS主要影响运动员,已在跑者、骑自行车者、划船者和三项运动员中被报告。研究显示,与需要大量使用髂胫束的职业有显著关联,因此,他们可能因为髂胫束重复磨擦而导致炎症。
髂胫束症候群最初由海军中尉詹姆斯·W·雷尼于1975年描述,在观察到军事训练中新兵的膝部疼痛时首次提出这一症状。
对于跑步者来说,勇于面对这种疼痛的策略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