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应该是最安全的环境中,家即是避风港,却也潜伏着令人发指的威胁。根据统计,在许多国家,性虐待事件中多数受害者都是被熟悉的人所侵害。仍然,这些悲惨的现实往往让人不敢置信,尤其当这些加害者的身份是孩子最信任的家人时。
每五名孩子中就有一名在18岁之前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虐待,而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人或亲密朋友所施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资料,国内约有四分之一的女孩和每20名男孩中就有一人经历性虐待。令人心痛的是,对于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性虐待的孩子来说,其影响是深远和持久的。他们可能会面临抑郁症、焦虑症,甚至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根源中,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家庭环境的风险因素,如缺乏监护、情感冷漠、以及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都是导致家人性虐待的潜在原因。 」专家强调,家人对孩子的性爱暴力不仅增加孩子未来的心理创伤,也可能建立起代际间的虐待循环。
「许多性虐待的受害者一旦长大,可能重复他们在小时候所经历的虐待模式,这是社会以及心理健康体系必须面对的挑战。」
人们经常认为,性虐待的加害者是陌生人,然而,根据各项研究,实际上约30%的性虐待案件是由家庭成员或亲密的社交圈中的知情者所造成的。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这些人常常是孩子最亲密的依靠,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正是这些人对无辜孩子的信任辜负了。
特别是在孩童成长的初期,一旦孩子被施以性虐待,他们的情绪和社交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研究,遭受性虐待的儿童经常会有再发的行为问题,或展示出不当的性行为知识,这些影响无法用时间来消逝。
「儿童在面对性虐待时,感受到的羞耻与恐惧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行为,甚至在社交场景中感到孤立无援。」
在讨论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心理影响时,专业人员提到,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在儿童揭露虐待事件后,能够尽可能地减轻其心理创伤,增强他们的复原力。相反地,假如孩子在想要揭露自己受虐情况时,受到了冷漠或否定的反应,那么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更加严重。
更重要的是,如今随着数位科技的进步,网路社交平台上的性虐待案件也急遽上升。孩童可能在家中、学校或什至是在网路上面临威胁,这让原本应该保护孩子的成年人,却成为他们最防不胜防的敌人。
「网路是双刃剑,它可以让孩子拥有世界资源,但同时也为加害者提供了更多的隐蔽性。」
因此,认识和理解家中如何可能成为性虐待的温床,并积极展开相关的预防措施,是当前社会必要的意见共识。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孩子的未来,也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体现。
到底,如何能让每个家庭成为真正的避风港,而不是加害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