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生涯被研究者警惕地记录着,他的虚假或误导性言论数量惊人,这些言论的重复无疑使其影响力加深。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事实查核,一项记录在其总统任期内的数据指出,特朗普共发表了30,573项虚假或误导性声明,平均约为每天21项。而《多伦多星报》则追踪了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间的5,276项虚假言论,同样显示出特朗普在言论上的无所不在。
特朗普的这些谎言及其在政治中的应用被一些学者称为对美国政治史上的「独特现象」。
学者们将特朗普的悖论性言论视为他商业和政治身份的一部分。他使用的「大谎言」策略,包括重复虚假说法,以至于许多时刻让听众产生错误的记忆和认知。研究表明,持续的重复使得讯息的可信度被人们无意识地所接受,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幻真实效应」。许多专家认为,特朗普的言论策略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经过整合的宣传计画,旨在操控舆论与选民情绪。
学术界普遍认为,特朗普在诬蔑的信息流中,以重复手法获得关键优势。
特朗普的竞选顾问兼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班农曾表示:「媒体而非民主党才是特朗普的主要对手。」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所采取的手段更具挑衅性。他指示白宫新闻秘书在面对新闻媒体时要用他的方法去说谎——只要持续重复某些话语,无论其内容如何,最后听众都会相信。这种情况在当今的政治语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来,特朗普及其盟友在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过程中,持续主张大规模的选举舞弊,并声称自己赢得了选举。这些行为被比作是希特勒的「大谎言」宣传技术,获得了学术界与公众的高度注意,并引发了专家们的深入探讨。
特朗普的虚假宣传不仅是他的政治手段,更是一种操纵大众信任的技巧。
随着社会对特朗普言论的熟悉度逐渐上升,许多媒体也开始使用「底线皮诺基奥」这一称谓来标志那些反覆提出且无可否认为虚假的说法。此情况凸显出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何即使是明显的虚假言论也能在媒体中受到重复,且没有持续的更正?
特朗普的商业生涯与其在政治中的表现密不可分。在其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各种夸大的行销手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透过「真实夸大」的手法,特朗普巧妙地塑造了他的公众形象。在推广特朗普大学时,特朗普甚至表示自己将亲自挑选教职员工,但据其前总裁声明,他从未参与这个过程。这些重复的虚假言论在面对事实时却毫无惧色。甚至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特朗普也宣称自己看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这些言论后来被证明为虚构。
特朗普的言论不断在政治斗争中重复,使得信息在集体记忆中根深蒂固,形成新的真相。
政治学者和观察者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这种言论模式对美国社会的事实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许多评论员指出,传统上人们已经习惯了政治人物会进行夸张或不完全准确的表述,但特朗普的谎言却从未有过这么高的频率和如此广泛的影响力。
特朗普的影响力在于其不断的重复使得无论真相如何,受众开始自我调整他们的信念。这种行为不仅让观众对特朗普的支持坚如磐石,也使政治宣传的道德界限日渐模糊。如何理解这场信息混战的本质,并在真相和谎言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