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晚,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突如其来的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场史上最强的暴雨不仅淹没了城市,更使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根据报导,这场暴雨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四人,受伤人数也达数十人,无疑曝露了仓促应对的危机管理能力。
台风海葵于2023年9月5日登陆中国福建省,随后向广东省移动,其残余的低压系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停留了超过两天。随着局限系统的影响和西南季风的交互作用,珠江三角洲开始自9月7日晚上经历极端降雨。香港天文台(HKO)于当天晚上7:50发出北区的洪水警告,而随后的降雨情况迅速恶化,迫使天文台在不到半小时内由黄雨警告升级到红雨警告,最终在11:05发出黑雨警告,这是两年来首次发出该警告。
根据香港天文台的数据,在9月7日晚上11时至8日凌晨12时之间,香港记录到158.1毫米的降雨量,这是自1884年以来的最高小时降雨量。
暴雨在整个夜晚持续,直到9月8日下午才逐渐减弱。黑雨警告持续了超过16小时,是自1992年实施雨警告系统以来的最长时间。而在24小时内,香港天文台总共录得超过632毫米的降雨量,仅次于1889年创下的纪录,海葵也成为香港历史上最潮的风暴。
这场暴雨导致了全港各地的洪灾,尤其是在黄大仙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普遍报告指出, Lung Cheung Road的购物中心及该区的地铁站均被水淹没,部分铁路因洪水而暂时停驶。许多车辆被洪水困住,其中包括一辆在香港岛柴湾被淹没的巴士。更有部分新界地区的居民因水深至胸部而被迫逃离村庄。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暴雨中,沙角村周边的山坡发生岩石滑落,数十公尺的道路被泥土和巨石覆盖,堵住了交通。部分奢华住宅的结构因为土石流而暴露出其违建的情况。
随着大雨的持续,地面也发生了多次山崩事故,令当地居民瞠目结舌。特别是在赤柱附近,出现了交通瘫痪的现象,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
在9月8日凌晨,香港政府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确认深圳水库将于午夜进行排水。相关部门警告表示“某些新界地区可能会面临洪水风险”。排水始于0:15,许多村民却在大雨中急忙准备应对,安全部长表示洪水“似乎与深圳的水排应无直接关系”。但当地村民却怀疑情况是否由此引起。
随着洪水情况延续到早晨,政府于9月8日宣布全港学校停课。但政府仅是“提醒”雇主建议非必要员工在“极端条件”下无需上班。此回应引发公众的不满,多数人批评政府应对措施不及时且缺乏力度。
政府初步描述这场降雨为“百年一遇”,不久后却又调整为“千年一遇”,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和愤怒,毕竟公众已经对当局的应对措施提出了种种疑问。
随着水灾情况的加剧,众多观察人士和评论家呼吁政府必须对应急体系进行全面评估,检讨未来的防灾准备工作。
台风海葵的影响不仅揭示了香港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的脆弱性,也促使了公众对政府管理和应对能力的严肃反思。在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香港是否能够积极调整应对策略,以保护其居民及基础设施的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