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宗教,拥有约23亿和18亿的信徒,两者皆属于亚伯拉罕宗教并信仰单一真神,起源于中东地区。基督教发展自第二圣殿犹太教,始于公元1世纪,创立于耶稣基督的生平、教导、死亡及复活之上。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则始于公元7世纪,是基于穆罕默德的教导,强调顺服于上帝的意志。基督徒和穆斯林对彼此的信仰持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两种宗教之间却有着某些隐藏的共同秘密。
基督教徒认为伊斯兰教的信徒拒绝三位一体,因此视其为异教徒,而穆斯林则认为基督徒是「天经之民」,但同时也认为基督教中有着多神教的信仰。
两者在圣经的文本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但也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基督教的圣经包含旧约与新约,旧约的形成可追溯至耶稣诞生之前的两千年,而新约则是在耶稣去世后几十年内写成。基督徒普遍信仰整本圣经乃是上帝所启示的话语,然而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对于圣经的权威与无误性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在609年开始获得《可兰经》的启示,这些启示持续了约23年。对穆斯林而言,《可兰经》是无与伦比的奇迹,证明了穆罕默德的预言者身份。
基督徒与穆斯林都相信耶稣的处女诞生与弥赛亚地位。然而,在核心信念上却有着显著差异。几乎所有基督徒都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化身,而伊斯兰教则视耶稣为一位重要的先知,并不承认他的神性。关于耶稣的受难与复活,基督教主张耶稣为赎罪而死,并于第三天复活;而伊斯兰教认为耶稣并未被钉死,而是被拯救并升天。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相信耶稣会在末世复来。许多基督徒认为耶稣将会回来以消灭反基督者,而穆斯林则认为耶稣将会在大马士革的白色尖塔上再度出现,并将祈祷见证真主。
基督教徒称上帝为耶和华,而伊斯兰教徒则用阿拉来称呼上帝,两者皆强调单一真神。基督教的主要信仰基于三位一体的理念,视上帝为三个位格的合一,而伊斯兰教则严格主张一神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多神信仰都是与上帝的本质相违背的。
可兰经明确批评三位一体的信仰,称这为不信仰的标志。伊斯兰教的根本信念是塔希德:单一无二的上帝,没有任何伙伴。
基督教的救赎观念在于信仰耶稣基督,而伊斯兰教则认为只要信奉真主并做好事,便能获得救赎。天主教教理强调,穆斯林也可在最后时刻的救赎计划中获得一席之地,因为他们也崇拜同一位造物主,虽然他们的崇拜表现不同。
可兰经中的一句话指出:「信仰真主与末日并行的义人无论是信仰何教,都将获得回报。」这表明伊斯兰教对与基督教在信仰上的某种接纳,但仍不完全相同。
在早期的基督教文献中,对于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看法各有不同。一些基督徒对穆罕默德持批评态度,并认为他的教导偏离了基督教的核心信仰。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基督教徒逐渐开始接受与伊斯兰教的共通点,尤其在信仰绝对单一神的信念上达成某种共识。
如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曾表示:两个宗教都信仰和崇敬同一位神,虽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和赞美。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义、经典与信仰上拥有各自独特的观点,然而两者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相似性,尤其是对耶稣的共同信仰以及对于神模样的不同理解。通过这些交织的信仰历史,我们是否能更深入了解这两个世界上最大宗教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