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宗教,分别拥有约23亿和18亿的信徒。这两个宗教都起源于中东,都是亚伯拉罕宗教,并且信奉唯一的神。基督教源自于公元1世纪的第二圣殿犹太教,基于耶稣基督的生平、教导、死亡与复活。而伊斯兰教则形成于公元7世纪,基于穆罕默德的教导,表现为对上帝意志的完全顺服。基督徒称自己为「基督徒」,而信奉伊斯兰的人称为「穆斯林」,意即「愿意向上帝屈服的人」。在这两个宗教之间,耶稣的角色成了信仰体系的重要分歧点。
穆斯林将基督徒视为「天经的民族」,但由于基督教信奉三位一体的神观,穆斯林却视他们为不信真主的「咖非者」。
在基督教中,耶稣被认为是上帝的化身,即三位一体中神之子,这是大部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然而,在伊斯兰教中,耶稣被尊为「阿尔-马西赫」(弥赛亚),但穆斯林不认同祂的神性,也不接受祂的复活。根据伊斯兰的教义,耶稣的死因是被人误解和错误的计划,以至于一位外貌相似者被钉死,而耶稣本人则被带到天堂。
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而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则是可兰经。虽然这两部经典在某些叙述上存在相似之处,但信仰的根本性质和文本呈现格式却有着显著差异。基督教认为《圣经》是上帝启示的无误文字,而穆斯林则认为可兰经是唯一未受窜改的启示。
基督徒主张所有信徒的救赎来自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而穆斯林的救赎则是依赖于遵从真主的旨意和行善.
基督教中的上帝以「耶和华」为名,旨在表达三位一体的神。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称上帝为「安拉」,并坚决主张神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在伊斯兰教中被视为多神论。
基督教强调透过耶稣基督的赎罪来获得救赎,而伊斯兰教则认为上帝将根据每个人的善行和信仰来审判他们。这使得两者的救赎理念形成显著对比,基督教的信条强调信心的必要性,而伊斯兰则更强调行为的价值。
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对比中,耶稣的身份及其教导的解读成为了不断争辩的焦点。这不仅反映了两个宗教对于神、先知及祂们之教导根本信仰的不同理解,也暴露了信仰之间潜在的紧张关系。究竟,我们是否能借由这种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