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可能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眼病,这种视神经负责将视觉信息从眼睛传送到大脑。若未能及时治疗,青光眼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常被称为“视力的无声小偷”。青光眼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眼内压(IOP)升高,这通常与年龄、青光眼家族史及某些医疗状况或药物使用相关。这一用词源于古希腊文的γλαυκός(glaukós),意为“光亮的、蓝绿色的、灰色的”。青光眼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
一旦潜在的青光眼征兆被忽视,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失,这使得及早检查成为每个人的重要任务。
在眼睛内,有一种液体称为房水,帮助维持眼睛的形状并提供养分。房水通常通过小梁网状组织排出。在开角型青光眼中,房水的流出受到阻碍,导致眼内压上升,可能损害视神经。而闭角型青光眼则是眼内房水的排出突然被阻塞,导致眼内压剧增,并伴随着剧烈的眼部疼痛、视力模糊和恶心,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如果能够及早接受治疗,可以减缓或停止青光眼的进展。尤其是年满四十岁或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定期眼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治疗通常包括使用药物眼药水、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其目标是降低眼内压。
根据2013年的数据,全球40至80岁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估计为3.54%,受到约6430万人影响。到2040年,所有类型的青光眼预计将增至1.1182亿人,北美的患者数将达到472万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失明原因,而白内障则更为普遍。在美国,青光眼是非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主要失明原因。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视力可能出现困难,通常涉及周边视力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一种医疗急症,会表现为突然的眼痛,围绕光源出现晕影,红眼、高眼压、恶心和视力迅速减退。
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缺损通常源于视神经纤维层的损伤,这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青光眼可以影响任何人,但某些风险因素会使个体更易于发展此病。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高眼压、青光眼家族史和使用类固醇药物。
针对青光眼的筛检是标准眼部检查的一部分,包括仔细的病史收集和风险因素评估。基线检查包括测量眼内压、前房角评估、视神经纤维层检查及视野测试等。
眼科专家提醒,即使没有任何明显征兆,定期检查眼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因为及早识别青光眼能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面对一项可能潜伏于眼睛深处的疾病,你曾经思考过自己该如何及早察觉这些征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