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土拨鼠(Marmota marmota)是一种大型的地面松鼠,属于土拨鼠属,广泛分布于中欧及南欧的山区,其生活高度介于800到3200米之间。这些可爱的生物在1948年成功地被重新引入到比利牛斯山脉,因为它们在更新世末期已经消失。这样的复苏过程和其背后的进化故事,揭示了冰河时期对其生存的深远影响。
阿尔卑斯土拨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新世的寒冷草原,这种环境造就了它们出色的挖掘能力。这些动物可以挖掘极为坚硬的土壤,甚至连铁镐都难以撼动,同时它们的冬眠时间可以长达九个月。随着更新世寒冷草原的消失,阿尔卑斯土拨鼠目前栖息于高海拔的阿尔卑斯草甸中。
阿尔卑斯土拨鼠的基因多样性受到瓶颈效应的影响,这导致了它们成为基因多样性最低的野生动物之一。
成年阿尔卑斯土拨鼠的体长通常在43到73厘米之间,其尾巴长度为13到20厘米,体重范围在1.9到8公斤。这些动物的毛色通常由金色、红色和深灰色混合而成,并且在春季刚刚觉醒时,往往显得较轻。
阿尔卑斯土拨鼠主要分布于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斯洛维尼亚、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等地的阿尔卑斯山区。即使在比利牛斯山脉、法国的中央高地等地方,也能找到它们的亚种。这些土拨鼠喜欢高山草甸,并在深埋于泥土或岩石区域中建立复杂的巢穴系统。
阿尔卑斯土拨鼠的饮食包括草、草本植物、谷物及昆虫等。它们喜爱新鲜嫩绿的植物,而在适宜的天气下,会大量进食以储存脂肪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眠。
土拨鼠在建造巢穴时,充分利用前爪及后脚进行挖掘。巢穴的末端通常会有“生活区”,这些地方会用干草和植物茎来进行装饰,形成一个温暖的栖息环境。每个土拨鼠群族由数个家庭组成,以一对主导繁殖对为核心,而它们对入侵者表现出强烈的防卫行为。
阿尔卑斯土拨鼠为了应对冬季的恶劣天气和食物短缺,会进入冬眠状态。它们在冬季到来前收集锋利的植物,并用泥土和排泄物封闭巢穴,这种行为可帮助其在寒冷季节存活。冬眠期间,这些土拨鼠会聚集在一起,透过身体的相互接触获得保暖。
这些土拨鼠的心率在冬眠期间会降低至每分钟五次,而呼吸次数则降至1到3次。
过去,阿尔卑斯土拨鼠因为食用而被广泛猎杀,目前虽然不再面临灭绝的威胁,但仍有部分亚种受到狩猎的威胁,特别是在法国和德国的某些地区。这些动物曾被用来进行表演,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阿尔卑斯土拨鼠的生存方式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令人费解,随着气候变迁等因素影响其生境,这种古老的生物是否能继续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