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约有50% 的听力损失与噪音有关。对许多人来说,噪音似乎只是一种令人困扰的干扰,但它对听力造成的潜在损害却是不容小觑的。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噪音的潜在威胁正悄然袭来,你的耳朵又承受了多少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逐渐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这种随着年龄而增长的高频损失,称为“老年性耳聋”或“听力衰退”。男性约25岁时就开始出现听力损失,而女性则在30岁时出现,这是老化的一部分,并与噪音暴露、毒素或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有所不同。
老年人中一般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这些疾病也可能加剧听力的损失。
噪音暴露是造成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5% 的人受到一定程度的听力问题影响。其中,持续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或一次暴露于120分贝以上,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指出,大部分听力损失不是由年龄引起的,而是由噪音暴露导致的。
噪音损伤常在3000至6000赫兹之间表现为听力阈限提高,随着损伤的加重,影响也会扩展到低频和高频范围。这一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噪音凹陷”。
听力损失同样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75%至80%的遗传听力损失属于隐性遗传,而20%至25%则属于显性遗传。这些遗传性听力损失中,约70%为非综合征性,这意味着除了听力丧失之外,患者没有其他的医疗问题。
研究显示,胎儿酒精综合征可能在酗酒的孕妇中导致多达64%的新生婴儿出现听力损失。此外,早产也会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体重不足1500克的婴儿。
某些药物被认为是耳毒性的,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的听力下降。例如,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以及常见的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与听力损失有明显的关联。
2023年的一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表明,酒精消耗与听力丧失风险增加相关。
许多人并未意识到日常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噪音。例如,汽车音响、幼儿玩具、草坪修剪工具和音乐器乐等都可能达到危害听力的噪音水平。这些噪音的伤害是累积性的,持续或重复的暴露将进一步加重听力损伤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暴露于各种音量的噪音中。无论是工业噪音、环境噪音,还是电子产品所产生的音量,这些都在无形中威胁着我们的听力健康。因此,保护耳朵、减少噪音暴露显得尤为重要。你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些隐秘的威胁并采取行动来保护你的听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