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命中,血液凝固是保护我们免受外伤的自然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威胁。其中一个隐形的敌人就是名为「凝血酶基因G20210A突变」的基因变异。这个变异使得某些人的凝血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
一份综合分析显示,这项突变会使得携带者每年的血栓风险从千分之一上升到千分之二点五。如果携带者有两个该突变的拷贝,其风险甚至可达到千分之二十。
凝血酶基因G20210A突变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在白种人中大约有2%的人口携带该变异,而在其他族群中则较不常见。这种突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24000年前,显示它在白种人群中发生的遗传流动。
该突变会导致自体血浆中凝血酶(prothrombin)水平升高,这种状态称为高凝血酶血症(hyperprothrombinemia)。凝血酶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关键成分,这意味着携带该突变的人更可能发生血栓,但通常不会影响到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一项2006年的综合研究显示,这种突变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大仅约1.3倍。
除了G20210A突变,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会进一步使血栓风险增加五到十倍。因此,G20210A是推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常见遗传风险因素之一。
对于那些携带此变异的人来说,无论是怀孕、术后恢复,还是长时间坐飞机,都需要特别谨慎。大多数人不需要接受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抗凝血药物可能是必要的。例如,一项2005年的研究指出,携带这种变异的女性如果使用口服避孕药,其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会增加15倍,而与因子V Leiden突变共同携带的患者,其风险接近20倍。
诊断G20210A突变相对直接,因为它涉及单一基因的点突变,可以通过基因测试来检测。此测试不受当前健康状况或抗凝治疗的影响。然后,注意到提升的凝血酶水平不能用作筛检此突变的方法,因为其数值范围在正常和受影响者之间存在重叠。
对于这种突变的患者,治疗方法通常与其他类型的血栓症相似。一般来说,抗凝治疗持续三到六个月不等,但根据血栓的情况,可能会延长。选择使用的抗凝剂(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血栓的严重性、患者偏好以及可能的药物和饮食互动。
不过,对于未曾发生血栓事件的G20210A突变携带者,则不建议常规抗凝治疗。相反,对于在高风险情况下的患者,应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例如在怀孕、手术和急性病期间,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以降低血栓的风险。
这种隐形敌人,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导致问题,但对于部分人来说却可能是潜在的致命威胁。了解G20210A突变及其影响,能否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生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