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医学问题,其中不少病例甚至与遗传因素有关。Prothrombin G20210A突变便是一例,这种基因突变使得某些个体对血液凝固的反应速度更快,并因此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Prothrombin G20210A突变令拥有者每年发生血栓的风险从每千人1人提升至2.5人,而两份突变的风险可高达每千人20人。
该突变始于约24000年前,发现于1990年代之后,尤其在白人中流行,约有2%的人携带这个遗传变异。突变导致血浆中的前凝血酶水平上升,可能与前mRNA的稳定性增加有关。这使得携带该变异者呈现出高凝血状态,但与动脉血栓的关联不显著。
在2006年的一项综合分析中显示,该突变对冠心病的风险仅增加了1.3倍。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的一生中大多不会发展出血栓。尽管如此,Prothrombin G20210A突变还是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遗传风险因素,特别是在静脉血栓栓塞的情况下。此外,若又同时患有蛋白C或蛋白S的缺乏症,那么血栓风险将进一步增加五至十倍。
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可以将其遗传给后代,并可能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面临更高的深静脉血栓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疼痛和肿胀会成为常见的症状,且可能导致后血栓症候群,甚至肺栓塞的风险。大多数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但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的情况下仍需谨慎,例如怀孕、手术后或长途飞行时。
2005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当携带者使用口服避孕药时,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将提升至15倍,而如果再伴随有因子V Leiden的突变,则风险更是达到约20倍。
不过,2023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携带者的风险增加了5.2倍,而同时携带两种突变的人的风险为6.35倍。关于动脉血栓的医疗建议,对于已发展为静脉血栓栓塞的成年人,并不建议对G20210A进行基因检测,对该突变的无症状家族成员同样不推荐进行检测。对于已开发静脉血栓栓塞的人,其相关的血栓性疾病检测结果在治疗的持续时间上影响不大。
Prothrombin G20210A的突变因位于凝血因子基因的一个非编码区域,使得该变异可以通过基因测试轻易检测出来,并不受其他疾病或抗凝剂使用的影响。与其他血栓症患者相似,拥有这一突变的患者同样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但对于尚未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通常不建议进行常规抗凝。
许多医学专家建议,携带者应该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因为这会增加血栓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高基线前凝血酶水平的个体。
基于提到的特点,Prothrombin G20210A的临床治疗方式对于不同患者的情况会有差异,需根据相关病史及可能的风险因素来决定合适的抗凝药物。不论是使用华法林还是直接口服抗凝剂,皆需医疗专业人员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在历史上,G20210A突变的发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栓的成因,并为现代医疗提供了新的观点。这一突变是否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而得到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