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超声波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心脏检查方面。其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简称 TTE)是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这项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能够提供心脏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影像。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透过放置在胸部或腹部的超声探头,获取心脏的多种视图。
TTE 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心脏瓣膜的功能及心肌收缩程度(这是心脏射血分率的重要指标)。专业医生通过监视器实时显示影像,然后进行录像。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无创性,不需进行外科手术便可以获得关于心脏健康的重要信息。
TTE 能够评估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四个瓣膜,但其影像清晰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TTE 还能看到其他结构,如主动脉、心包、胸腔积液、腹水及下腔静脉等。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诊断心脏病发作、心脏扩大/肥大、心脏组织异常沉积(例如淀粉样变)和心脏肿瘤等病症。
透过先进的组织多普勒技术,医生可以获取组织的运动测量数据,进而评估心室舒张功能、体液状态以及心室不同步的情况。尽管对于心脏后方结构的可视性有限,但这项技术依旧是心脏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次典型的 TTE 检查通常由心脏病专科医生或心脏超声技术人员进行。此检查适合在诊所、住院病房及专门的超声检查室进行。在检查进行时,受检者通常平躺,并略微侧向左侧放松身体,以便更好地观察心脏。
医生会在皮肤上涂抹超声波凝胶,以提高影像品质并清晰捕捉心脏的影像。
整个检查过程一般不超过30分钟。若后续需要进行特定结构的检查,亦可进行有限检查,或称为“床边超声检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评估。
尽管 TTE 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超声波必须穿过皮肤和软组织才能到达心脏,且不同人的身体型态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足够清晰的影像。
例如,极端肥胖或体重过轻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超声的通过困难而影响影像质量。
此外,TTE 虽然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但无法直接测定心肌灌注,这需要透过其他影像检查技术来实现。
在 TTE 中,有几种不同的超声技术可供使用,包括二维超声(2D echo)、M-mode 超声及多普勒超声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势,可以提供相应的心脏功能信息。
例如,二维超声能提供心脏的平面影像,而M-mode超声则可以记录结构随时间的运动。
此外,多普勒技术(如颜色多普勒和光谱多普勒)也能帮助医生分析心脏瓣膜的血流,检测瓣膜狭窄或回血等问题。
TTE 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十分重要。它能协助医生诊断各类心脏病,包括心肌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通过这项技术,医师可以获得心脏的详细结构及功能信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并且,TTE 检查所提供的测量数据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后续治疗极为重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TTE 机器的便携性也逐渐提升,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快速的心脏评估。这一点对于急诊患者特别重要。
TTE 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脏检查技术,也是帮助医疗人员了解潜在心脏问题的有效手段。不过,随着技术的演进,我们是否应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以进一步改善心脏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