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疫苗,尤其是口服类的疫苗,对于降低感染霍乱的风险具有显著效果。这些疫苗通过促发肠道内的局部免疫反应,让肠道细胞针对霍乱微生物产生抗体。然而,在1970年代之前,注射型疫苗在此方面的表现却未能令人满意。自1980年代瑞典开发出第一款有效的口服霍乱疫苗Dukoral以来,这一防疫手段便被广泛采用,进一步改变了霍乱的防治格局。
有报告指出,疫苗在接种后的前六个月内可提供约85%的保护效果,而在接种的前两年中,保护效果会下降至约60%。
当疫苗接种的群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未接种的人也会受到保护,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免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三种口服霍乱疫苗——Dukoral、Shanchol和Euvichol-Plus应结合其他措施使用,特别是在高危地区。通常建议间隔1至6周接种两剂疫苗;成人的保护期至少为两年,而1至5岁的儿童则为六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旅行者的单剂量活疫苗也可用于霍乱流行的地区,但并未获得WHO的公共卫生使用批准。尽管如此,现有的口服霍乱疫苗普遍被认为对大多数人群安全。即便在怀孕或免疫能力较差的人群中,这些疫苗也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常见的副作用如轻度腹痛或腹泻。
霍乱疫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第一款霍乱疫苗就正在实验室中诞生。最初的疫苗益处不显,并在1970年代被弃用,直至口服疫苗在1990年代问世,才再次引起重视。
20世纪末,随着口服霍乱疫苗的大规模使用,数百万的接种案例开始出现,成为控制霍乱疫情的重要工具,并且与改善安全水源、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等传统干预措施相结合。 Dukoral疫苗的上市使得旅行者在出行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它结合了福尔马林和热灭活的霍乱弧菌 O1全细胞以及重组的霍乱毒素B亚基。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霍乱疫苗具备合理的成本效益,尤其是在霍乱盛行的国家中,广泛接种有助于遏制疾病的传播。
全球的公共卫生工作者开始将霍乱疫苗纳入其疫情控制策略中,WHO更在2013年建立了一个旋转疫苗库,最初仅有200万剂口服霍乱疫苗。随着来自GAVI联盟的捐赠,疫苗库的规模已扩大至每年超过4000万剂。这辆疫苗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来自韩国的Euvichol-Plus口服霍乱疫苗,至今已在25个受霍乱影响国家内进行过超过1.5亿剂的接种活动。
此外,最近的研究显示,疫苗的针对性保护可达到58%至76%。成人接种所带来的额外间接保护(群体免疫)更能保护未接种的儿童,这一效果显著提高了疫苗的整体功效。随着对疫苗需求的不断增加,Euvichol-S疫苗的优化版于2024年获得WHO预先认证,使全球口服霍乱疫苗的供应量显著增加,为应对自2021年以来不断增加的霍乱疫情提供了保障。
尽管注射型疫苗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使用,但口服疫苗无疑成为了现代霍乱防控的主要武器。在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背景下,透过这些疫苗的使用,WHO的全球霍乱控制任务小组设定了到2030年减少霍乱死亡率超过90%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在这场防疫战斗中,口服霍乱疫苗如同一种「魔法」,在肠道内部展开对抗霍乱病原体的攻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魔法,来保护更多的人免受疾病的侵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