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旁路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旨在透过重新连接血管,将血流从一处引导至另一处。此手术经常用来绕过病变的动脉,从正常血流区域再通到另一个相对正常的区域。这种手术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流不足(缺血),也作为器官移植的一部分,或用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通常,患者自身的静脉(自体移植物)是血管旁路的首选移植物,但其他类型的移植物,如聚四氟乙烯(特富龙)、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达克隆)或其他人的静脉(同种移植物)也经常使用。此外,动脉也可以作为血管移植物。外科医生会手动缝合移植物到源动脉和目标血管上,这个过程称为外科吻合。常见的旁路位置包括心脏(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以及腿部,当下肢绕路手术用于治疗周边血管疾病时。
心脏旁路手术是在血液运送到心脏肌肉的动脉(冠状动脉)被斑块堵塞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由心绞痛引起的胸痛或心脏病发作。
在腿部,旁路移植物用于治疗周边血管疾病、急性肢体缺血、动脉瘤和外伤。尽管根据疾病位置的不同,血管旁路移植物有多种解剖排列,但原则都是恢复到无正常流量区域的血流。例如,当股动脉被阻塞时,可以使用股-腘旁路("fem-pop")。
血管旁路通常被创建为血液透析的循环系统通路。如果它将静脉直接连接到动脉而不使用合成材料,则称为动静脉瘘。
当脑部的血流被阻塞或受损的脑动脉阻止有效的血流时,可能会进行脑动脉旁路手术,以改善或恢复供氧不足的脑区域的血流。脑动脉旁路主要有两种:直接和间接再血管化。
在建造旁路之前,大多数外科医生会进行影像检查,以确定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对于心脏和下肢疾病,这通常采用血管造影。对于血液透析通路,可以使用超声检查来进行。有时,CT血管造影会取代正式的血管造影。
缺乏适当的静脉导管是旁路手术的相对禁忌症。某些医疗条件,例如缺血性心脏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会增加手术风险,这些情况也都是相对禁忌症。如果患者被认为是过高风险,可能会考虑进行相关血管的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
血管旁路技术的基本道理是要获得近端和远端控制。在有血流的血管中,外科医生必须获得正在进行旁路手术的血管的最远和最近部分的暴露,这样在打开血管时血流损失可以最小化。
血管旁路后可能出现几种并发症。包括急性移植物阻塞、出血、感染和栓塞等一般手术风险。急性移植物阻塞通常是手术后不久发生的移植物阻塞,可能需要重新手术。
在冠状动脉或神经外科的血管旁路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在加护病房或冠心病监护病房中恢复一至两天。若恢复正常且无并发症,可以转入住监测较少的病房。根据手术的范围,腿部旁路的恢复也可能从步伐降级的病房开始。出院时,患者常会被开处方口服止痛药,并应根据需要开处方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
血管旁路手术的过程不仅是重新构建血流,更是一个生命的转机。但是,在这场手术背后,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更深刻的反思与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