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每年的大学排名公布,许多即将申请本科的学生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该选择哪所大学?在英国,三大排名机构包括《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Guardian》和《Times/Sunday Times》,每年都会针对英国的大学进行评比。这些排名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些排名的主要目的在于基于一系列标准向潜在本科申请者提供有关英国大学的信息。
然而,这些排名如何计算出来的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自2007年首次发布以来,一直使用十个标准来进行排名。这些标准包括入学要求、学生满意度、教职员比例、学术服务及每位学生的设施支出、研究质量、毕业率及学生就业等。其中,最关键的技巧就是「Z分数」的应用,这确保了每个标准的权重不会因为不同的计分尺度而受到影响。这十个标准的加权总分将形成每所大学的总分。
除了《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Guardian》和《Times/Sunday Times》也制定了各自的排名准则。《Guardian》的排名使用九个不同的标准,重点是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入学资格的比较,而《Times/Sunday Times》则使用八个标准,其中包括学生满意度及教学质量等因素。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各大榜单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这将影响到最终的排名结果。
根据《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的数据,一些经常排在英国排名前列的大学,却在全球范围的排名中表现平平。例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在英国排名第三,但在全球排名中却仅位于第101-150名。这种现象引发了关于各种排名之间差异的讨论。
英国的国内排名通常会更重视本科学生的学习体验,而全球排名则更侧重于研究表现及学术成就。这种不同的关注点导致许多在国内排名中表现出色的学校,却无法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
因此,关于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排名的方法学和目的各异。
虽然排名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大学依据,但也引发了诸多批评。一些学者认为,尝试将不同排名的数据进行合并是徒劳的,因为这就像试图将苹果与橙子混为一谈。此外,大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手段,也可能适得其反,扭曲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这加深了学术界对于排名系统准确性及中立性的质疑。部分研究指出,全球排名过于注重研究而忽略了教学和学习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小型、大学专业的院校而言。
最终,排名作为一种指标,可以帮助潜在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指标,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依据。许多因素如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生活方式也应该被考虑在内。随着这些排名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的加大,对于如何正确解读和利用这些数据的讨论,显然仍然是相当必要的。那么,你认为学生应该依赖这些排名来做出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