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英国的几所大学会在《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The Guardian》和《Times》和《Sunday Times》联合发布的排名中,引起学生与学校管理者的关注。这些排名旨在帮助潜在的本科申请者做出明智的选择,然而,近年来却有人发现,英国名校在全球排名中的表现并不如意,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根据2023/24年的数据,英国有八所大学在全球排名的三大主要列表中名列前茅,包括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然而,特定名校在国内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其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却大相径庭。
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同排名系统间的评估标准差异及各自目的所带来的影响。
在英国,每年有三个主要的排名机构提供大学排名。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透过十项标准进行评比,另外两个的排名方式多以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前景为主。
例如,根据《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的最新数据,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本国排名中始终保持高位,然而在一些全球排行榜上却未能表现出相应的优势。这让许多潜在的学生感到疑惑。
不同于英国的国内排名,全球的排名系统更多地依赖于学术和雇主调查、教师引文数量、国际学生比例等指标。这些排名倾向于给予大学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化程度更高的权重。
这意味着,一些以卓越的本科教育语录闻名的英国名校可能在全球评比中面临劣势,因为它们的研究产出相对较少。
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圣安德鲁斯大学为例,两者在英国的排名中通常名列前茅,但在全球排名中却表现一般。根据报导,LSE在国内排名第3至第4,而在ARWU排名中却仅仅排在101至150。此外,圣安德鲁斯在全球的排名虽然较低,但在小型大学中的位置却很突出。
这样的情况反映了英国名校在全球排名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当他们专注于提供一流的本科教学而非大规模的研究时。
针对这些排名的准确性和中立性也引发了许多批评。前利兹大学校长阿兰·威尔逊(Sir Alan Wilson)指出,将不同标准的数据混合在一起并无法形成合理的整体评价,这有点类似于将“苹果和橘子”进行比较。他担心这种追求排名的行为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学校的核心价值。
不仅如此,对于一些专注于研究的机构而言,他们的亮点在于研究成果,但却因为未将其纳入排名标准而未能受到相应的重视。
此外,许多学者和教育专家提到,排名标准对于全日制学生的偏向可能使擅长于远程学习或成年教育的学校处于不利地位。例如,伯克贝克大学(Birkbeck)和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情况就是明显的例证,这些学校在专业领域内的教学质量虽然高,但却因为大学排名的限制未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在追求学术荣誉和排序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核心价值?
面对这种境况,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提供关于他们成就和任务的具体说明,以便确保它们的成就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高低,而是全方位的发展与影响。
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英国的名校是否能找到平衡,既能保持在国内的高排名,也不至于在全球排名中落伍,这成为了教育界亟待思考的重要议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