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谱学中,吸收带是电磁波谱中一系列特定波长、频率或能量范围,这些范围代表某一物质的能级转变。根据量子力学,原子和分子只能拥有特定数量的能量,也即只能存在于特定状态。当电磁辐射的量子被原子或分子吸收时,辐射能量的变化将改变原子或分子的状态,从而推动其从初始状态转变为最终状态。
当电磁辐射被原子或分子吸收时,辐射的能量改变了原子或分子的状态。
对于气体或稀释系统而言,特定能量范围中的状态数量是离散的,拥有明确的能量等级。而对于凝聚系统,如液体或固体,则具有连续的状态分布。一种物质要改变其能量,必须通过吸收光子来逐步完成。这一过程可以将粒子,如电子,从占用状态转移到空置状态;也可以将整个分子,从一种振动或旋转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甚至可能创建出如声子或等离子子等准粒子。
一旦光子被吸收,其电磁场便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这一系统状态的变化。这过程中,能量、动量、角动量以及偶极矩等物理量都由光子转移至该系统。由于需满足保守律,这一转变需遵循一系列约束,这导致了一系列选择规则的产生。
吸收过程的强度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改变偶极矩的转变通常比改变电偶极矩的转变要弱,二是不同转变的过程具有不同的转变矩阵元、吸收系数或发射强度。
各种吸收带和线型存在,对这些带和线型的分析可用来获得关于所观察系统的信息。许多情况下,可以假设窄光谱线遵从洛伦兹或高斯型分布,取决于衰减机制或因温度效应造成的多普勒展宽。对光谱密度、强度、宽度和形状的分析常常能够提供有关系统的重要数据。
原子、分子和凝聚物质中的电磁转变主要发生在UV和可见光谱对应的能量范围内。原子中的核心电子以及很多其他现象在X射线范围中被不同的XAS技术观测到。
振动转变和光学声子转变主要发生在红外光谱的范围内,波长在1至30微米之间。
旋转转变主要出现在远红外和微波区域。
无线电频率范围的吸收带可在核磁共振(NMR)光谱中被发现,频率范围和强度受核的磁矩、施加的磁场以及温度下的占据数差异影响。
拥有宽吸收带的材料在颜料、染料和光学滤光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染料基材料被用作防晒霜中的UV吸收剂和反射剂。
在双氧水中,有多个著名的吸收带,例如:霍普菲尔德带、舒曼—伦格连续带等,这些吸收带对于研究大气层的结构和特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来说,量子吸收带的现象揭示了能量的量子化及其在不同波长下的消失,这不仅有助于深度理解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更能在未来的材料科学及光学技术上打下基础。那么,光的消失是否只是表象,而其背后又隐藏了多少未知的物理规律呢?